不忘“慈”初心 打造“善”之城 全力推动江阴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阴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18-01-26浏览次数:

江阴市自古就有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多年来,我们紧扣民生主题,围绕社会救助、公益福利两项重点,实现慈善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在民政部举行的“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评选中,我市已连续三届获评“慈善七星城市”。一是广泛动员,推动慈善活动全民化。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支持、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涌现了化名“炎黄”捐款27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张纪清、“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任元林,建立了江阴企业公益联盟,成立了江苏元林慈善基金会,通过宣传表彰慈善典型,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二是协作联动,推动慈善项目多元化。依托慈善救助项目,推进政府、民众、社会组织协同合作,打破了各慈善主体相互割裂的状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形成了慈善事业发展合力。江阴市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心脏病救助基金会合作开展青少年白血病、心脏病慈善救助等项目。江苏元林慈善基金会先后投入1.23亿元兴建3所老年大学;实施“光明行”白内障复明工程,支出慈善资金5155万元,惠及老年人2万余名;捐资5亿元建设国内首家由慈善组织举办的大型三级康复医院。江苏新潮仁爱基金会深耕助学十年,累计支出慈善资金近千万元。目前,全市共有活跃在各慈善领域的基金会21家,注册资金超4.6亿元。三是阳光透明,推动慈善发展规范化。严把人员教育关,不断加强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着力提高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定期开展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工作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严把资金管理关,努力打造“阳光善款”,严格慈善基金运行管理,建立健全慈善资金监管机制和慈善捐助信息批露机制。严把跟踪审计关,加强对慈善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确保款物的公开透明和安全使用。在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上,江阴市慈善总会获评“卓越组织奖”和“慈善透明榜样奖”。

下一步,我们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聚合优化社会资源,全面推行项目化管理,以机制创新的活力推动慈善事业实现参与主体多元、救助项目多样、覆盖对象多群的新发展。

首先,乘集成改革东风,在管理机制上创新。作为全省集成改革的试点城市,江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沉底到边的社会治理体系、精准有力的社会救助体系和温馨周到的生活服务体系“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其中,慈善工作作为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将主动融入大局,改革创新。一是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实现政府与慈善机构的管办分离,让慈善总会等官方背景慈善机构回归民间属性,提高社会化程度,激发慈善机构生机和活力。二是完善救助衔接。按照系统化、集成化改革要求,调整优化慈善救助与专项救助、临时救助、深度救助之间的政策配套衔接,协力构建以保障和发展为双重目标、收入型和支出型贫困救助相结合的多元化的社会救助新模式。三是推进购买服务。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领域,逐步采用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运作,由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组织竞投承接,为社会组织成长释放更多的发展空间。

其次,聚慈善救助之力,在民生保障上突破。围绕群众需求的痛点和社会发展的难点,通过慈善救助方式的多样化、组合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发挥慈善救助的综合效用。在助困上突出功能恢复,不仅考虑困难家庭的物质之需,更多地引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注重恢复困难家庭的造血功能,为其摆脱贫困、回归社会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助老上突出综合帮扶,紧密结合老龄化发展趋势,通过社会力量参与,促进由传统的、单一的物质救助,转向物质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相结合的综合救助,提高困难老人的生活质量。在助学上突出回报社会,改变传统助学活动单纯资金救助的形式,将受助学生纳入慈善义工管理范围,注重引导受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义工活动更好地融入社会、感恩社会。在助医上突出群众互助,以精准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为重点,推广村级医疗互助模式,引导基层群众广泛参与,并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通过医疗大数据分析,借助信息化手段实行公开、公平救助,激发普通社会民众参与慈善、捐赠善款的主动性。

第三,集社会参与之势,在持续发展上用功。全民参与慈善,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内涵,是社会慈善事业需要持续追求的理想形态。一是要在氛围上更浓。加强慈善宣传工作力度,让慈善体现于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夯实全民参与慈善事业的深厚文化基础和广泛群众基础。二是要在措施上更实。创造良好的“依法行善”环境,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行业准则,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以扩大影响力、提升公信力为出发点,通过项目化的形式引导更多的企业担起社会责任,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慈善捐助,不断提高普通市民的捐赠资金比重。三是要在品牌上更响。培育、发展公益社会组织,引导各类组织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充分发挥江阴各慈善机构的积极作用,扶持其参与公益慈善活动,通过活动积累经验、壮大规模、树立品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