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政厅捐助中心和省慈善总会联合支部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来源:省民政厅捐助中心和省慈善总会联合支部     发布日期:2018-01-05浏览次数:

2016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的新年贺词中这样说道:“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这番话,生动体现了他对困难群众的真挚情感和为民情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利益和幸福出发,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并要求: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五年来,在党中央的全面领导下,我国扶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使得“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也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在10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把扶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并对扶贫攻坚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要求全党牢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创新性地提出的“精准扶贫”就是最好的见证。十九大报告又做出我们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并明确指出了“新时代”下民生领域的新特征,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正是把人民群众摆在第一位,并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并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则成为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和需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扶贫攻坚的新任务、新要求。毋庸讳言,扶贫脱贫是一项艰巨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积累的问题。世界上任何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存在贫困问题,也都面临扶贫脱贫的艰巨任务。唯有中国共产党才会立下铮铮誓言:“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既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任务、新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执政党向世界所做的宣言。根据十九大报告,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那么,做好全国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绝无退路;同时还要让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普遍认可、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就是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扶贫脱贫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扶贫攻坚的新机制、新策略。一是要全面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扶贫脱贫的是我党的头等大事,也是头等难事。没有全国动员、全民参与,集聚全社会的力量是难以取得胜利的。 二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九大报告是要在继续坚持“精准扶贫”进一步提出了“精准脱贫”的新策略。三是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组织落实、明晰职责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保障。十九大报告创新地把各级组织的责任进行细分和明确,也就确保了精准扶贫的有效运行和机制畅通。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扶贫攻坚的新方法、新手段。一是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针对之前扶贫过程出现的贫困户“等、靠、要”现象,以及“有体力、无能力”的现实,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应对的方法和手段。这无疑是下一步扶贫攻坚工作的有效工具和行动指南。二是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我国东部和西部自然禀赋不同、贫富差异不小,尤其是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还存在着深度贫困的现象。为此,十九大报告从实际出发,要求采取“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坚”的新方法,力争通过这些新方法、新手段取得新突破。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扶贫攻坚的新责任、新担当。一是我们坚决反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也正是针对之前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回应。二是坚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众所周知,“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扶贫资金有效地使用到该用的地方。十九大报告对于财政资金的支出提出了要“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三是坚持巡查制度,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全面巡察制度是十九大报告中一再强调的,就是要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现象进行严肃问责。四是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就是要确保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带领贫困人口奔小康。

如果说“全面小康与中国梦相互激荡,凝聚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那么,扶贫、脱贫则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成功走出了一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虽然脱贫攻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脱贫攻坚既面临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

现在,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只有几年时间,越是任务紧迫、时不我待,越是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扶贫脱贫,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明确脱贫工作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要求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对于慈善总会来说,如何用有限的慈善资金在扶贫攻坚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应该践行我们一直倡导的“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工作目标,想想困难群众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这么样去做。政府救助注重公平,而慈善救助则可以针对政府救助的短板,在个案的救助和贫困点上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开展调查研究,确定困难群众贫困点。加强对我省困难群众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对造成贫困原因进行深入排查摸底。

确定慈善定位。慈善事业是政府救助的补充,在政府救助公平性基础上,慈善救助可以对特殊困难群体开展针对性救助消除困难因素。

合理设计慈善救助办法,开展具有长效机制的救助项目。经过调查摸底,我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形势严峻,疾病治疗时长久的、持续性的,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救助就应该更多考虑项目可持续的救助和帮扶,彻底解决困难群众后顾之忧才能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战胜贫困。

注重项目执行和反馈,提升慈善总会公信力。项目执行公开透明,确保慈善资金使用合理,专款专用,提升公众对慈善扶贫的信心和参与的愿望,是慈善工作的重点,也是慈善工作的生命力。这样才能带动更多的人主动的参与和关心扶贫事业,真正做到“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