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短板 多点发力 全面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来源:南通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19-01-25浏览次数:

2018年,在省厅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求,围绕民生保障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强化问题导向,坚守“兜得住”底线,紧扣“兜得全”定位,致力“兜得好”目标,切实推进基本民生保障工作,不断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

一、坚守“兜得住”底线,以民生需求为抓手,用心补齐因病致贫救助短板

(一)补齐短板扫除政策盲区。针对因病致贫返贫这一社会热点、民生痛点、政策盲点,我局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将“对市区因病致贫家庭实施救助”列入2018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大力推进。经过多层次、广角度调研、测算和反复论证,由市政府出台《南通市市区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暂行办法》。《办法》注重“夹心层”困难群体救助,着力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二)对症下药突破政策壁垒。针对救助对象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拓展的社会需求,我们突破以往做法,从收支两方面综合考量救助对象,并在资产、房产、车辆等家庭财产上适度放宽;针对传统救助方式相对单一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两种方式综合施救,提升政策的互补性。在考虑常见大病基础上,我们还针对申请救助家庭中有子女患病的和内脏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的困难家庭制定了倾斜性政策。在医疗费用的认定方面,我们以政策范围内医疗机构出具的正式医疗费用发票为依据,外地参保家庭医疗发票超过5000元的,由我局委托参保地人社、医保部门外调函询后,给予救助。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救助审批事项,我们还建立了市、区民政、人社、财政两级会商机制,集体研究处理。

(三)内外兼修推进政策落实。苦练“内功”,迅速出台《南通市市区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暂行办法操作流程》,组织市区所有街道、社区经办人员近300人参加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业务培训。政策实施10天内,就受理30多起救助申请。勤修“外功”,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编印宣传册,分发到每个社区。借助各大媒体进行密集宣传,政策知晓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市民自发将政策贴于南通濠滨论坛,3天单贴点击量超7万,因病致贫家庭救助工作获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二、紧扣“兜得全”定位,以完善机制为抓手,着力开展好三项救助工作

(一)不断聚焦困难老人服务保障。抢抓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契机,依托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瞄准城乡独居、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养老难点,建立农村“一助一”及城市探访服务机制,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

(二)有效夯实困境儿童救助保障。指导各地依托城乡社区、学校等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通过招募志愿者队伍,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学习教育、心理健康、安全法治教育等帮扶活动。建立18周岁以下困境儿童医疗健康救助机制,截止目前已有45人次通过系统成功申请补助金,共计发放补助金额23万余元。

(三)接续推进残疾人福利保障。将全市7201名依靠家庭抚养的无业成年重度残疾人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保障。2018年,全市共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81亿元,惠及8.02万人,实现全覆盖;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263.31万元,惠及7.03万人。

三、致力“兜得好”目标,以引入资源为抓手,切实集聚救助保障工作合力

(一)政府主导地位更加凸出。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民生救助工作的支持,不断加大民生救助领域投入,2018年全市公共财政已投入近8.9亿元用于各类救助工作。

(二)慈善救助作用更好发挥。通过创新发展冠名慈善基金、推动“急难危重、动情暖人”筹资项目等方式,不断扩大慈善基金总量。依托中华慈善博物馆,弘扬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理念,在全市大力推进健康扶贫、阳光助学、暖情助困等品牌项目建设,切实提升慈善救助成效。2018年,南通慈善系统募集善款2.2亿元,救助支出善款1.22亿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12.82万人(次)。

(三)保险补充作用更优彰显。创新探索实施市区自然灾害民生保险,用财政资金撬动保险杠杆,切实提升救助资金使用效能。市区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实施以来,累计理赔42起,单笔最高15.5万元,社会调查综合满意率达97%。

2019年,我局将继续紧扣省民政厅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切实推进基本民生保障工作高质量开展。一是不断扩大救助范围。在市区先行先试基础上,推动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向全县(市)扩面,并将此项工作列入2019为民办实事项目大力推进。深入一线,强化对相关数据、案例的分析,以科学数据为基础完善政策内容,不断提升政策的科学性和务实性,确保工作实效。二是不断提升核对精准度。强化核对中心建设,在组织机构、人员队伍、资金投入等方面争取更大突破。做好人脸识别仪等硬件设施配备工作,进一步提升核对能力。推进核对流程规范化,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做到专人操作、全程留痕。三是不断提升特殊对象救助水平。不断完善农村“一助一”关爱服务和城市上门照护服务。建立健全“家庭、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认真落实重度残疾人单独“进保”政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