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地有爱 同心童梦——镇江新区同心圆公益服务中心事迹
来源:镇江新区民政局 发布日期:2019-10-16浏览次数:

解决困境儿童问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首次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到党的工作报告,指明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方向。困境儿童的身心愉悦、安全健康、成长成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重要关切。

“同心圆”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于2015年,至今已有4年,自2019年,经登记注册成为“镇江新区同心圆公益服务中心”。多年来,“同心圆”在坚持志愿服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不断创新关爱形式、丰富关爱内容、拓展关爱内涵,把点点爱心,化作燃烧的火炬,照亮困境儿童的前程,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同心,同伴,共成长

目前不少城市社区困境家庭的儿童不但缺少物质上的需求,而且在精神上也总是不够自信,不能融合到社会中,通过开展“同心童梦帮助城市困境儿童系列主题活动”,针对困境儿童不同的需求,以特定的活动实现定向扶贫,让适龄儿童一起和困境儿童一起共同成长、追梦未来,“宜地有爱 同心童梦”同心协力实现困境儿童童年的梦想。

在“同心 同伴”镇江新区关爱残疾儿童主题活动中,由志愿者们将油画棒、图书、寄语装进“希望box”(希望之盒)赠送给残疾儿童们,组织丁卯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与他们一起分享小零食,围坐聊天,互动游戏,观看文艺表演。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家长们高兴地拍手叫好,欢笑声不绝于耳,其中一名残疾儿童的家长说,已经好久没有参加此类活动了,真的很开心,孩子也很高兴。 

同心圆团队的志愿者殷颖颖便是其一。“第一次到镇江市特殊学校,看到困境儿童渴望接触这个世界的眼神,我的心瞬间融化了。看见小朋友们一起游戏的时候,笑得非常开心。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同龄孩子。”此后每逢寒暑假,“同心圆”都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种’童年之约 助梦想发芽”——植树认领公益活动;“同心童梦 爱无限”——支助新区实验小学困境儿童;“同心童梦 为爱守护”——新区医院困境儿童急救知识培训等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帮助困境儿童培养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的性格品质。

 “小纸张”也有大能量

“一张纸献爱心——生态文明进校园主题活动”虽然一本书、一张废纸很薄、很轻,但当它作为爱心捐赠给慈善事业时,就会变得很厚、很重。在“一张纸献爱心”活动中,志愿者们来到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高专、镇江中学、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等学校,通过捐赠废旧书刊,将筹集的书籍用于镇江新区丁卯街道戴家巷社区“益书屋”图书公益项目,为全市贫困留守、流动少年儿童及爱好读书的青少年朋友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让这一特殊群体有地方可读、有书籍可看。“一张纸进校园,孩子们不仅懂得了节约每一张纸,同时他们把自己曾经看过的书,又能够传递给需要这些书的孩子们,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刘晓明说。

积小善,成大爱

“宜地有爱 同心童梦”爱心义卖活动,在爱心义卖活动中,孩子、家长和教师踊跃参加,现场叫卖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小铲车、布娃娃、文具、拼图等一应俱全,琳琅满目的义卖品吸引了众多孩子、家长的注意,孩子们拉着家长来到摊档前,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

孩子们既得到了自己心仪的物品,又奉献了爱心,更加体会到了“爱”的意义和价值。义卖活动所筹得的善款全部交与公益组织对困境儿童进行救助。

乐群者,亦自乐。

“聚似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团队之间互相交流心得,也寻求合作机会。他们建立了公益创业基地,提高自身公益创业能力。未来还计划成立基金,将“小事”做大,把“小善”做好。“投身‘小团队’,传递‘大能量’;透过‘小世界’,看见‘大精彩’——这,是他们应该追寻的情怀。”

不断奉献爱心,传递正能量,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增砖添瓦,“支持社会公益,传播慈善理念是一种责任。”

一次次的活动给困境儿童送去了关爱,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志愿者们通过活动也得到了锻炼,坚定了助力脱贫攻坚的决心,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