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优秀社工项目:培育本土社工 打造快乐“益家”——宿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服务项目
来源:宿迁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19-03-20浏览次数:

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重视。近年来,我省通过公益创投、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培育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2018年,省民政厅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的定位、作用、任务等,加强对本土、基层社会工作团队的培育,社会工作者正日益成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新兴力量。

宿迁市宿恩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承接江苏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任务,开展主题为“益家亲”的爱保护服务项目,聚焦留守儿童亲情缺失而带来的教育、心理情感和道德发展、安全和权益问题。针对留守儿童个人、家庭、社区、学校、社会等层面,以“益家”为总领,分别创设“义”家、“毅”家、“翼”家、“E”家、“益”家等系列主题服务,开展生活照料、学习教育帮扶、心理关爱、安全法治教育以及社会倡导等支持性服务、保护性服务、补充性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及其家庭解决学习、生活、成长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弥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关爱的缺失,从“身”“心”“灵”“社”四个方面建立留守儿童的自助与互助志愿支持系统,最终达到社区“一家亲”的理想目标。

快乐“E”家。整合资源,建立固定的电脑房,或者利用智能手机,每周固定时间,安排留守儿童与父母视频通话,着重培养父母和祖辈的正向支持能力,缓解亲情隔离之苦。

快乐“义”家。利用社区公共空间,建立社区托管服务站点——虚拟“多代屋”。安排社区志愿者照看留守儿童的生活,看护学习;安排大学生或者中学高年级学生志愿者陪伴游戏、课业辅导;邀请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营养学等专家,为留守儿童父母、受委托监护人提供专业指导。

四点半课堂进行课业辅导

快乐“毅”家。开展心理健康的检测与筛查,对每位接受服务的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对其需求、困难和潜力进行全面、专业的评估,让留守儿童能够了解真实的自己;通过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社工方法,提供身心关爱服务,持续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能力支持和正向行为引导,使留守儿童身、心、社、灵四个方面都能较好的适应。

快乐“翼”家,通过生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等,为每一个“天使”插上自我保护的翅膀,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快乐“益”家。通过志愿者培训、社区宣传倡导等,宣传政府有关留守儿童扶持政策和投入力度,扩大此次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公众知晓率,促进留守儿童获得更多积极正向的陪伴和支持。

组织开展户外拓展活动

项目服务的专业性首先体现在注重服务对象系统的改变。以留守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微观系统”为圆心,着力于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社区、学校环境等“中观系统”,进而营造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宏观系统”,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志愿者的联动机制,多方共同协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一方面通过关爱支持的“增能”服务,提升服务对象及其家庭面对困境的身心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动员本社区的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开展社区互助活动,“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的问题”。

项目团队为约50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内容,在当地建立了一直稳定的志愿服务队伍。项目团队以社区为支撑,主动邀请社会各方参与进来,在项目覆盖社区和社会范围内建立一支有服务于留守儿童的志愿者队伍,保证项目结束后社区内的志愿者服务力量的延续。2017年寒假期间,大学生小叶陪同弟弟参加了一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他与社工进行了很多沟通,表示自己非常乐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项目团队也一直计划在项目实施地发展本地核心志愿者,建立志愿服务团队。经过社工多次与小叶沟通,全面了解了小叶的学习安排、服务能力等,并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和引导,小叶发展成为在项目实施地的第一个大学生志愿者。目前,小叶在组织儿童课业辅导和兴趣活动的基础上,已开始进行活动策划、统筹整个项目安排等工作。每逢节假日和寒暑假,小叶都会推掉其他安排和兼职机会,尽快赶回村里为本村的留守儿童提供服务。他说,这是极好的社会实践课程,可以为本村的弟弟妹妹提供服务,不仅是自身的实践机会,也是促进本村留守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大好机会。

本地大学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开展辅导

目前,整个项目已经结项,但是以小叶为首的本地核心志愿者在项目实施地提供的服务内容一直在持续,在这个过程中,本机构和社工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和资源链接;当地村部提供各种硬件、场地支持;当地志愿者团队和社区居民提供了各种能力支持和实体服务,留守儿童全方位支持体系已经建立并独立运转,项目目标得以实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