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殡葬移风易俗在美丽乡村全面展开
发布日期: 2019-07-11 14:33   来源:中国社会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处处是一派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平坦的公路贯通全域,村庄依水傍堤,绿树红花掩映其中,村民文化中心、健身广场、农家书屋、宗祠戏楼等设施齐全。砖墙镇党委、镇政府六年前制定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已基本实现,推进殡葬移风易俗的民生工程正在全面展开。

还清历史欠账,补齐殡葬设施短板

上世纪80年代,殡葬改革在高淳区启动。砖墙镇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改,1985年全镇火化率达到100%。由于地处水乡、土地紧张等原因,乡建公墓、村建骨灰堂两项工程没有兑现,人们普遍自行安葬。30多年来,全镇积存1.2万多个硬质墓,圩堤内坡、村庄四周、田间地头、蟹塘等地散埋乱葬问题突出。

2019年砖墙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把殡葬改革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一环。首先要还清历史欠账,补齐殡葬设施短板,重点要建设一座高质量、智能化、群众满意的公益性骨灰堂,让群众逝有所安。经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征用茅城村东头刘家北侧一处废弃厂房建造骨灰堂,总占地面积11136平方米,骨灰堂主体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分上下三层,投入资金2500万元,设计格位两万余个,能满足全镇今后30年新增骨灰存放的需求。此外,还设有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区。这一处安葬设施命名为“福泽园”,预计10月份交付使用。镇党委书记王严涛表示:“建好骨灰堂是殡葬改革的载体。载体好了,群众满意,推进殡改,事半功倍。”砖墙镇明确规定,从今年1月起各村建立骨灰临时安置点,禁止再建永久性硬质墓,待“福泽园”启用后,骨灰统一入园安放。

破除陋俗,打造惠民殡葬

在砖墙镇,尽管火化推行30多年被民众广泛接受,但骨灰盒装棺土葬的现象却普遍存在。砖墙镇党委政府多举措转变百姓传统观念,推进殡葬移风易俗。

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在集镇、村、自然村及交通要道张贴公告、悬挂横幅、制作户外广告宣传殡葬改革的重大意义,利用镇应急广播、两微一端政务新媒体,推介生态文明殡葬新理念。同时将《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倡议书》、宣传画册印发到户,让每个家庭了解殡葬改革相关法规政策,明白文明节俭、节地殡葬的好处。

出台惠民殡葬新政。该镇从实际出发,出台殡葬改革两补一减标准:对散葬的硬质墓,在规定时间内搬迁安置于“福泽园”的,免除公益性骨灰存放服务费,每例补贴500元;对不留坟头、办理生态葬的丧户,每例补贴2000元;凡是本镇逝世的居民,遗体接运、消毒、火化、骨灰盒等最高减免费用1510元。

树立殡改典型。砖墙镇仙圩村996座坟墓涉及搬迁,在镇党委的统一部署下,该村征地2亩,投资30万元,搭建临时活动板房4幢,总面积800平方米。3月中下旬,全体村干部分头出动,深入村民家中,挨门逐户宣传殡改,做思想工作,讲政策。村民唐玉红、宋双保家,需搬迁四代八座墓。3月底,他们请来亲友帮忙迁坟,一天完成迁坟任务。清明前,全村沿堤900多座硬质墓全部搬迁安置于临时过渡板房,每个补贴500元;少数年代久远的无主坟就地深埋。仙圩村殡葬改革力度大、行动快,坟墓平迁工作细致、平稳,获得了群众理解支持,被镇党委政府树为各村学习的典型。

大涵村74岁的低保对象徐豫信,为母亲后事准备了1.2万元。2018年,102岁的母亲去世,他带头移风易俗,请圣贤义工团队帮忙,不披麻戴孝,不烧香磕头,不请乐队,践行文明治丧,仅开支7000元,并将剩余的5000元捐赠给高淳区慈善总会。

建设生态陵园,集约利用土地

砖墙镇“福泽园”划分骨灰存放、殡葬服务、生态安葬、停车场、景观五个区域,地下有污水排放管网,地面巧妙规划,栽植花卉苗木,精心打造一座绿水环绕、四季常青、交通方便、管理一流的生态陵园。

待“福泽园”启用后,当年新增死亡人员骨灰将入园存放。各村统计上报的1.2万多个硬质墓,采取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乡贤代表包户,分头宣传做工作,从明年起分期分批迁入“福泽园”;4000多座35年以上的土坟,根据年代长短,采取就地深埋、生态安葬两种方式,彻底改变散埋乱葬乱象。

砖墙镇预计投入5500万元对迁坟空出的土地逐步进行生态修复,统一绿化植树;对圩堤两侧地块,结合“土地两库”项目建设,分期逐段进行复垦复绿,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为美丽乡村建设锦上添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