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天宁区水晶城社区水金新邻里公益服务协会
来源:江苏省民政厅 发布日期:2020-12-08浏览次数:

成立时间:2018年2月 登记部门:常州市天宁区民政局

业务主管部门:常州市天宁区青龙街道办事处

常州居住着来自国家深度贫困县的贵州三都山区的水族兄弟几万人离开家乡来到常州打工。因为拍摄的机缘,水金新邻里公益服务协会认识了这群可爱的水族人。她们深为水族人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和团结奋斗的精神所感动,多年来,自费和他们一起度过汉族的春节和水族的端节。

为积极响应国家“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在贵州三都驻常州党员服务站的帮助下,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全国劳模、三都籍的掏粪工蒙景谋;从一名捡棉工成为棉织行业骨干力量的蒙凤鸟。还跟踪记录了杨忠平、韦昌状、潘道春、潘永益、潘永贤等创业之星的奋斗历程;采访和深度挖掘总结了二十多年来走出西部贫困山区到东部学习的脱贫领头人的故事,也记录了江苏常州各级政府和企业对贵州创业人的支持与帮助等等。通过媒体为这些优秀人物发专版进行宣传,并为三都电视台、电台各类活动提供摄影、摄像的素材,将浓浓的关怀送到远在他乡的水族儿女心里。

2018年,水金新邻里公益服务协会自费深入贵州三都进行采访,和水族兄弟们吃住在一起,用自己辛苦的拍摄、采访、写作、编辑和耕耘,在自媒体平台发布了近百篇的稿件,向全国人民展示了这个只有六十万人口的水族人的风采、介绍着他们的经验和当地的纯绿色的土特产,宣传了有着23年党龄的

退伍老兵韦献春创业的事迹。这个昔日的“飞机保姆”,今日回乡做“鸡司令”、自掏腰包27万元建立了水东村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一起养鸡,并由刚开始的6户发展到今年的445户,发展绿壳蛋鸡1万羽,年产绿壳鸡蛋150万枚,产值达180万元;八零后小伙子村支书潘永贤带领村民开垦1300亩荒坡种艾草,变“草”为“宝”。他们的故事吸引着许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纷纷为他们点赞,很多跟帖者和他们联系交流,为大山里的农副产品走出大山出力。

2017年,为成立水金新邻里公益服务协会,黄明毅争取各种机会、借助各种平台给社区居民开设公益课堂,并将公益活动走进物业、走进家庭、走进敬老院,为老人留影,为社会写真,带领社区志愿者和青少年们开展懂感恩、愿付出、送温暖、送健康、送知识等活动,还在社区成功举办“我爱我家”摄影展,让群众在了解丰富多彩的常州本土民俗风情文化的同时,又领略了常州在各行各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培育了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把扶正扬善的榜样力量转化为百姓的生动实践,弘扬了摄影文化正能量的魅力。不到一年时间,活动就举办了几十场,深受百姓欢迎。

在常州民俗学会童方云和民俗摄影研究中心王德安的带领下,用航拍等方式记录常州市十多个美丽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人物风采和美丽场景,通过今日头条向全国推送,几十副作品在11月29日在常州市博物馆的“美丽乡村”优秀摄影作品展中展出,让孩子和百姓在摄影中寻找乐趣。

从2015年开始,黄明毅来到常州实验中学,开始和孩子们一起用相机去看世界,带领孩子走出教室,走到农村,走到工厂,走到社区,去拍摄自己产生灵感的镜头。并将这些作品进行展览,给孩子们一份展示自己的空间和机会,看清更精彩的世界,目前,常州市已经有好几所学校向她邀约课程,这学期已经有三个学校的学生参与摄影课堂,其中,今年有位初三毕业生因热爱摄影成绩提高几十分考取高中。

水金新邻里公益服务协会秉承“文化惠民,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坚持以服务为重点,积极联合辖区共建单位服务居民,营造和谐社区邻里和睦与友爱互助的氛围。她以公益摄影为切入点,带领

广大社区居民用美的、用欣赏的眼光看社区,用包容的心态看世界,本着为民服务的宗旨,定期开展以社区青少年、妇女、待业人员、老年人、困难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从“邻里学”“邻里情”“邻里帮”“邻里和”“邻里乐”“邻里颂”六个方面的开展邻里互助活动,倡导邻里之间互知、互敬、互信、互促,构建社区邻里互助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康娱活动、讲座、服务活动,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提升社区居民的素质和能力,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社区凝聚力,让更多的人共同为建设社会的文明、建设和谐美丽的社区做一点自己的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