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娱疗”项目 | |||||||
| |||||||
涓滴之水汇成海洋,颗颗爱心汇成希望。为了更好地满足孤残儿童身心抚育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促进大龄残障儿童逐步与社会融合,2019年9月,无锡市儿童福利院团员青年志愿者链接了社会爱心资源,在康明斯发电机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的全程赞助和支持下,倾力打造“技能疗愈”小工场,引入“康娱疗”专业化课程,通过为大龄残障儿童提供劳动技能、艺术调理训练来进行身心娱乐和疗愈,培养其技能康复,发展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助力孤残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一是创设环境,打造梦想平台。借鉴“庇护工场”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孤残儿童需求为导向,“康娱疗”项目是一个针对身心障碍者具有就业意愿而就业能力不足,无法在就业市场竞争,支持其在院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就业准备,所设立的专业化课程项目。依托专业的职业情景场所,在专业社工和康复师的介入指导下,使其具备一技之长,获得自食其力的尊严,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在与社会爱心企业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基础上,通过钢丝球包装这个“技术活”,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我院大龄残障儿童特点、适合其逐步融入社会的途径,让“折翼天使”在这一方庇护小天地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是增强实干,挖掘个人潜能。社工志愿者始终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康娱疗”课程,帮助大龄残障儿童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提升自我。从最初的建立信任感、到商讨“康娱疗”制度公约,再到匹配合适工作岗位,社工们铆足干劲,精准施策,开展每日自我小结、制作辅助道具、压力和情绪疏导游戏等活动,帮助大龄残障儿童顺利“转型”。目前,在无锡悦羚洁具有限公司爱心援助下,我院20多个大龄残障儿童已能熟练参与钢丝球的挑拣、分装、封袋、封箱等一系列工序,让他们置身于健康劳动之余,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代谢能力和防御能力,转移对病态体验的注意力,克服焦虑、恐惧等异常情绪,进一步挖掘潜能。 三是精益求精,打破“束缚之塔”。怀揣梦想的种子,既已选择出发, 便要砥砺奋进。前有完善的服务规范和工作流程,后有严格的项目工作制度,再加之社工与康复师的精心引导和职业技能培训,一个钢丝球项目已经成功催生出多个角色,如流动的“剪刀手”、专职的“摆球员”、合格的“拣球员”等,这些新名词、新称呼,增加了残障儿童的成就感、荣誉感,亦将持续激励他们挑战自我,刷新自我认知,在追梦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康娱疗”项目开展至今,这些特殊的“小工人们”在社会性康复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在每天的课程中刷新着自己的纪录,到目前为止,共包装出了成品770箱。作为指引者和守护者,“康娱疗”项目将立足大力残障儿童角度,链接更多资源,创设多层次的工作能力、工作环境,来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于无声处,仰望彩虹。让大龄残障儿童拥有自信与尊严,拥有期盼的美好未来,将是“康娱疗”项目今后不懈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