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儿童福利 撑起爱的蓝天 | |||||||
| |||||||
近年来,盐都区在省、市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扎实抓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儿童福利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一是福利政策全落实。全区20名孤儿、59名事实孤儿、113名重病重残儿童、505名低保家庭儿童、1249名建档立卡家庭儿童和3657名农村留守儿童,全部享受相应政策保障。二是阵地建设全覆盖。建成儿童“关爱之家”及关爱站点103个,250个村(居)全部配齐儿童主任,实现镇级关爱保护阵地及重点村(居)全覆盖。三是关爱帮扶全方位。建立27个成员单位联席会,将对弱势儿童的关爱服务,从吃饱穿暖基本生活需求延伸到教育保障、医疗康复、精神关怀、司法保护等领域。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集成政策、集中力量、集聚要素,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营造安全无虞、生活无忧、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 一、聚焦关键环节,提升精准保障水平。一是全力落实惠民政策。坚持“政策全覆盖、权益最大化”原则,将全区所有困难儿童按照政策规定纳入相应的保障范围,对463名残疾儿童发放护理补贴,并落实自然增长机制,做到“应保尽保”。二是倾力开展源头保护。持续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协调人社等部门出台就业扶持政策,引导在外务工人员在高新区和镇双创园就近就业,从源头上压减留守儿童基数。三是着力消除疫情影响。密切关注疫情发展,组织儿童福利领域重点风险隐患排查“回头看”,实行“家家到”上门走访,确保不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极端事件。 二、聚焦品质提升,创新关爱服务举措。一是提升服务阵地功能。加强区社会福利院与医疗康复机构合作运营,新建50家村级儿童“关爱之家”,并在18个新型农村社区建立儿童关爱阵地示范点,设立图书阅览、亲情视频等功能室,充分发挥“四点半学校”“农家书屋”等阵地作用,为儿童提供优质、全面的帮助和指导。二是建立智慧管理平台。完善信息管理数据库,将“一老一小”全部纳入区智慧民政服务平台,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服务。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生活关爱服务,引进专业社工为有需求的儿童提供“临时照护”等上门服务。三是拓展关爱帮扶内容。开展“走进红色阵地、传承红色基因”等活动,加强儿童爱国主义教育,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生态文旅优势,组织儿童观赏家乡美景,感受家乡发展。强化情感关爱,让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五老”队伍等爱心力量成为特殊儿童生活上的知情人、感情上的贴心人、成长上的呵护人。 三、聚焦长效管理,健全关爱保护机制。一是责任更明确。强化属地政府主体责任,督促家庭履行法定监护责任,发挥民政牵头职能作用,会同公安、教育、司法等部门合力补齐短板、解决难题。二是力量更聚合。积极引导群团单位、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企业家参与,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用好电视台、报纸、“盐都人”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全社会关爱儿童的浓厚氛围。三是督查更严格。实行“红黄旗”考核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察看等方式加强过程监督,推动关爱、保护和服务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让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共享幸福与欢乐。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