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救助主体变化新特征 探索因病致贫预警新路径(张家港市民政局)
来源:张家港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0-06-24浏览次数:

目前城市反贫困的政策手段主要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这一体系也在不断健全和完善。张家港建立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救助、特困人员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多种救助制度相结合的救助体系,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已得到解决,救助范围逐步向相对贫困拓展。从对困难群体家庭情况的总体分析来看,现阶段困难家庭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高额的医疗费用支出。因此,2019年张家港将缓解因病致贫作为当前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以开拓创新、统筹协调、精准有效为宗旨,积极探索低收入群体“因病致贫”预警新路径,旨在快速精准发现因病致贫困难对象,变被动接受申请为主动介入救助,实现由传统的事后救助提升到事前干预,从而有效预防和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一、以强统筹、重协调为抓手,全面提高救助工作精准度

依托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搭建社会救助管理平台,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一门受理机制和救助资源统筹的深度融合,搭建需求与资源间的桥梁,针对不同类型的困难群体,开展资金、物品、服务等不同层面的个性化帮扶,从而提升社会救助工作精准度。

(一)建立困难基础信息库。汇总八类困难群体的人员基本信息、致贫原因,并对所有人员进行需求评估分析,以动态管理的方式,按月调整、变更和完善,建立一个完备、准确的困难人群基础信息库,为推进困难家庭“一户一档一策”精准帮扶机制提供保障。平台内现有在册困难对象约1.28万人的户档数据,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079人、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家庭2468人、特困人员433人、享受生活补贴残疾人(含重度残疾对象、特殊残疾对象、无业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对象)4100人、困境儿童79人、低收入对象2440人。

(二)整合体制内资源。基于社会救助管理平台,实现民政、教育、人社、住建、卫计等业务主管部门相关数据对接,建立社会救助政策清单,方便困难群众和救助工作人员的查询和使用,目前已汇集民政、教育、人社、医保等部门的社会救助政策四十余条,涵盖生活、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法律援助等多个领域;同时三级纵向贯通,形成救助合力,实现社会救助申请线上线下“一门受理”机制全覆盖,形成由受理、预审、转办、反馈、办结、查询、追踪等环节组成的救助工作闭环,为因病致贫群体对接高效精准的救助政策。

(三)整合社会资源。根据对基础信息库中人员的需求评估内容,梳理出关爱援助项目和慈善项目,关爱援助项目是依托社会组织开展救助的社会化运作,主要是由专业社工机构协助目标人群解决或改善生活环境问题、家庭关系问题、个人心理问题、就业问题、个人发展问题等生活及发展相关困境,注重救助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因病致贫家庭摆脱困境、重新融入社会的信心;慈善项目是对接社会力量、爱心企业和个人,建立求助有门、捐赠有路,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社会关爱体系。

二、以早发现、快介入为目的,构建因病致贫风险预警机制

(一)建立大重病实时预警:以困难群众基础信息库为基础,通过与卫健委全民健康平台对接,实时获取各医院实时大病、重病确诊信息,实现困难对象大重病确诊信息的实时预警。通过大重病预警功能,困难家庭在确诊患病的同时,救助部门就能在第一时间启动救助帮扶程序,由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会同乡镇进行评估后,结合救助政策立即给予临时救助或转介长期救助,大大缩短了救助审批时间,保障低收入重病家庭基本生活不受影响,能够安心治疗。

案例:2019年5月29日上午,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救助管理平台发出“因病致贫”预警,预警一例在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张先生近期被确诊为结肠恶性肿瘤,在张家港澳洋医院治疗。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将该预警推送给杨舍镇,并通知杨舍镇民政办尽快与张先生取得联系,了解当前实际情况。29日下午杨舍镇民政办反馈大病预警情况无误,张先生与儿子共同生活,儿子为智力二级残疾,如今张先生身患重病,家庭经济更加困难。为了让这个家庭不至于陷入绝境,杨舍镇民政办当天就为其申请临时救助,民政局在30日即完成审批,发放临时救助金2835元,解决其治疗期间基本生活问题。

(二)大额自付医疗费用预警:通过与医保业务系统对接,获取在册困难对象当年度医疗费用总金额、报销金额、自付金额、大病保险金额等数据,针对当前自然年度内门诊自付费用累计或住院自付费用累计达到一定标准的患病困难人员自动触发自付医疗费用超额预警,预警可以帮助救助部门第一时间发现和筛选出潜在因病致贫困难对象。同时通过对困难群体医疗费用的把控,及时发现医疗费用异常情况,可以与医保部门联合倒查医疗机构对患病困难对象的治疗费用明细,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医院对患病困难对象的过度医疗,减轻患病困难对象经济负担,保障社会医疗救助资金的有效使用。

三、以广覆盖、显梯度为原则,加大医疗支出型低收入家庭帮扶力度

为进一步保障低收入家庭患病后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在已有低收入人员救助政策的基础上,2019年底出台了《关于实施医疗费用支出型低收入家庭帮扶项目的通知》,借助社会救助管理平台中的因病致贫风险预警模块,筛选救助人群,给予1500-60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有力度、有梯度地对医疗支出型低收入家庭给予帮扶。低收入家庭成员门诊、住院自付累计金额,达到一定额度的,即按月或一次性发放6个月生活补贴。一是门诊自付费用超额补贴:在自然年度内,门诊自付费用累计达到3000元(含)的,发放6个月生活补贴,每月发放250元,计1500元;门诊自付费用累计超过6000元(含)的,再一次性发放6个月生活补贴,全年最高发放3000元;二是住院自付费用超额补贴:在自然年度内,住院自付费用累计达到6000元(含),发放6个月生活补贴,每月发放500元,计3000元;门诊自付费用累计超过12000元(含)的,再一次性发放6个月生活补贴,全年最高发放6000元。2019年度,低收入人员库中符合医疗支出型生活补贴发放条件困难人员共计99人次,全年共发放医疗支出型生活补贴30余万元。

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是目前社会救助领域的普遍问题,也是当前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实践效果来看,张家港从加强救助部门协同联动、构建大病风险预警机制、加大因病致贫群体帮扶力度三个方面突破,着力实现精准发现对象、精准实施救助、精准使用资金的因病致贫群体帮扶目标,体现了“数据共享”、“主动救助”精神,有效预防和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