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困境儿童插上追梦的翅膀 | |||||||
| |||||||
少年强则国强。儿童福利工作是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儿童负责,更是对党和国家负责、对民族未来负责。常州市民政部门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儿童优先理念,注重问题导向,励精图治,积极进取,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全市2413名困境儿童和200名留守儿童,一个都不少! 一、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更加精准 2015年常州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困境儿童分类,对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康复保障、教育保障、监督保护提出了具体要求。2019年,市民政局联和教育、公安、妇联等8个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我市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补充意见》,进一步细化了各类困境儿童保障措施,确定了事实无人扶养儿童参照社会散居孤儿进行保障。2020年,《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推动了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今年常州市将重点推动“明天计划”项目和“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在基层的落实。 2020年起,常州市已实现将全部困境儿童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市慈善基金为低保家庭儿童办理了大病医疗补充商业保险,切实保障困境儿童病有所医、难有所解。 二、儿童关爱保护阵地建设不断推进 父母的爱是最好的儿童福利,常州市儿童福利院秉持“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的服务理念,为全市100余名孤弃儿童提供亲情式养育、专业式康复、特殊式教育,努力让孤残儿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爱的滋养下快乐长大。2009年起,儿童福利院开展“模拟家庭”项目,为孤残儿童构建类似正常家庭的温馨家园,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的称号。 常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不断健全保障制度,细化分类措施,实施精准救助,护育困境儿童成长,每年救助困境未成年人40人左右。2017年改建了280平方米的未成年人功能室,设置了展示大厅、教室、影音室、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咨询室,建设了“七彩伞”普法教育基地,为困境未成年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阵地。中心对每位受助未成年人都做到一人一档,按评估需求提供情况核实、情绪安抚、返乡联系等服务,让受助未成年人以最快的速度、最安全的方式得到妥善安置。对寄养在儿童福利院的未成年人,做好跟踪服务工作,随时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心理、学习等状况,督促机构切实履行代养职责,确保监管到位。 两年来,全市共创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 “关爱之家”12个。通过购买公益组织服务的形式,为辖区儿童提供安全教育、家庭辅导、亲子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溧阳市每次活动均为孩子购买意外险;金坛区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高频次开展活动;武进区着重从低龄儿童开始重视家庭建设;天宁区引入重残儿童康复训练;新北区以“微心愿”的形式全力满足每个孩子的一个愿望;钟楼区每天开展“四点钟课堂”。“关爱之家”致力于将服务对象拓展至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儿童,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儿童社会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 2018年起,依托儿童福利院在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方面的优势,常州市推出“养护康”一体化服务项目,针对有需求的社会残疾儿童免费提供康复、养育、教育服务,以精准救助缓解儿童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第一批接收入院10名困难家庭儿童经过一年多的入院集中养育和康复训练,生活自理、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显著成效。2020年,“养护康”项目进一步拓展服务模式,增加日托、周托或上门指导等形式,持续解除残疾儿童家庭的后顾之忧。 为推动儿童工作向常态化、精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市民政部门连续已3年购买专业社会组织服务:指导全市60多个乡镇(街道) “儿童督导员”、1000多个村(居)委 “儿童主任”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动态情况进行摸排调查,切实发挥政策宣传、家庭探访和问题发现报告的作用;为儿童家庭提供指导和帮助,支持家庭发挥监护、教育和发展的功能;以社区、学校和社会平台为依托,利用志愿者资源,为困境儿童建立个性化服务方案,通过一对一的亲子教育、心理疏导、政策咨询等方式每年辅导家庭个案30例。疫情期间,委托专业社会组织协助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对全部困境儿童监护责任落实情况以电话和微信的方式开展摸排。 四、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持续发力 “常州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构建了民政牵头、部门分工、联动协作的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对监护人被关押的困境未成年人的帮扶,常州民政联合公安、检察院,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建立涉案困境未成年人快速救助机制的实施办法》。市未保中心与常州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签订了《在押人员(困境未成年人监护人)帮教共建协议书》,为涉案困境未成年人快速、及时地提供救助保护措施。与团市委共同开展 “未成年人教育矫治”项目,全年开展各类活动300余场,服务各类困境未成年人5000人次。疫情期间,常州市在全国率先开通 “疫情防控期间困境儿童临时救助热线”,并邀请妇联、妇儿工委共同参与因疫情导致监护缺失儿童的线索响应。对因疫情影响导致生活陷入困难的儿童及家庭,给予临时救助。对发现的2例监护缺失儿童采用居家照顾的方式代为照料,并指定专人上门服务,保障儿童生活所需和居家安全。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