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一张网 护好童心人 推动建设高质量儿童福利体系
来源:淮安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0-07-07浏览次数:

近年来,淮安市民政局按照“织密一张网,护好童心人”总体工作思路,聚焦特殊群体、聚焦儿童关切,着力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分工协作体系、关爱服务体系、关爱保障体系和安全防控体系,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社会服务职责,推动儿童福利体系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着力完善分工协作体系

一是健全协调保护机制。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和社会参与的淮安市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研究部署,压实成员单位责任。会同成员单位相继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德润淮安﹒温暖童心”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淮安市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关于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通知》等文件,为进一步加强儿童福利工作提供有效制度保障。二是落实家庭主体责任。采取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月随访、季走访和社会组织参与排查巡访相结合方式,全面掌握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通过印发留守儿童监护人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对监护人开展监护职责教育等形式,全覆盖签订监护责任书,增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三是强化基层关爱力量。通过购买服务和业务培训等方式,以镇(街道)、村(居)委员会为依托,在全市建立了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为工作力量的全覆盖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对全市1817名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开展年度分级培训,提升政策水平和关爱能力。市级按每人每月400标准,为全市儿童督导员发放工作补贴,加强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待遇保障。

二、强化保护机制,着力优化关爱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关爱载体建设。依托各地救助管理站,建有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6个,实现工作全覆盖。市未保中心引入心理关爱组织,投入80余万元建设心理疏导中心,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慰藉、行为矫治专业服务。依托镇(街道)、村(居)、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全市已建成儿童“关爱之家”54个,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文体娱乐、学业辅导等服务,为未成年人搭建关爱保护平台。二是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市未保中心连续多年先后会同金湖县民政局、淮阴区民政局、市福彩中心等部门,联合社会组织面向困境儿童举办“关爱未成年人公益夏令营”活动,通过组织参观、聆听讲解、团建游戏,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感受关爱;市民政局牵头组织实施“德润淮安﹒温暖童心”志愿服务项目,利用元旦、春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综合素养,惠及儿童2000余人次;安排福彩公益金330万元,引入7家社会组织开展“陪伴同行”、分类调研、跟踪服务等关爱保护项目,为全市2万余名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摸底排查、入户走访、生活照料、心理关爱、安全知识宣传、亲情互动以及监护职责教育等活动。三是打造政企关爱服务模式。与市邮政公司创新开展“关爱邮路”项目,围绕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传,印制3万份淮安市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关爱邮路”项目联系卡和项目手册。组织全市近400名邮递员走村入户,投递发放3万份项目联系卡和项目手册的工作,开展关爱保护政策入户宣传。针对全市465名需重点关爱儿童,安排250名邮递员志愿者加强重点结对帮扶,及时帮助解决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问题,给予精准关爱。依托乡镇邮政网点,利用现有的营业部空间,联合当地社会组织、学校等共同开展特色关爱活动,帮助困境和留守儿童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强环境适应和社会实践能力。项目入选民政部全国民政系统儿童福利工作案例汇编予以宣传推广,获全省高质量现代民政建设创新成果奖,经验做法被《中国社会报》宣传报导。

三、强化分类施策,着力健全关爱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生活保障。根据《淮安市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实施方案》,建立困境儿童养育费自然增长机制,2018年拓面保障父母无力履行监护职责儿童和重残重病及流浪儿童,2018年至今,全市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分别由每人每月2200元、14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410元和1620元,父母监护缺失、父母无力履行监护职责儿童、纳入困境儿童基本养育费保障的重残重病及流浪儿童分别按照不低于当地社会散居孤儿补贴标准80%、60%、50%发放。从今年7月1日起,全市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社会散居孤儿、父母监护缺失儿童、父母无力履行监护职责儿童以及重残重病儿童基本生活费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627元、1708元、1367元、1025元和854元。二是加强医疗保障。将困境儿童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内,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困境儿童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门诊、住院费用,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部分,再次进行救助,孤儿按100%比例给予救助,其他困境儿童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下的部分,按70%比例给予救助;5万元以上的部分,按80%比例给予救助。拓展“明天计划”覆盖范围,为全市符合条件的孤儿、父母监护缺失儿童、父母无力履行监护职责儿童以及其他困境儿童提供体检、门诊、手术治疗和康复资助。截止目前,“明天计划”已投入资助资金111.3814万元,惠及社会孤残儿童656人次。三是加强康复保障。为0-6岁残疾儿童免费适配基本康复辅助器具,实现有需求的0-6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和基本辅助器具全覆盖。拓展7-14岁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内容,切实提高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2018-2020年度,市区得到康复救助的残疾儿童3091人次,其中:0-6岁残疾儿童2729人次,7-14岁脑瘫、孤独症儿童362人次。市区投入儿童康复经费4214.2862万元,其中,省补级经费3286.5899万元,区级配套资金927.6963万元。向听力残疾儿童捐助助听器21台,向脑瘫儿童捐赠儿童轮椅15辆。四是加强教育保障。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做好控辍保学;每年投入100万元为全市63万在校中小学生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开展“福彩圆梦﹒孤儿助学”项目,项目惠及62名孤儿。五是加强司法保障。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妇联、团市委等7部门共同印发了《淮安市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从强制报告的类型、建立强制报告联系人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奖惩机制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详细的规定,切实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四、强化新冠疫情防控,着力健全安全防控体系

一是严格儿童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全市儿童福利机构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取消儿童所有外出活动及机构内集中游乐性等活动,暂停接待各类志愿服务,谢绝社会各界来院参观慰问,直至疫情解除,严防输入型感染。加强机构内部疫情防控管理,定时开展儿童体温监测,勤通风消毒,保持生活环境卫生,严格执行防护流程,规范开展儿童护理,加强日检查、夜巡查,确保不出问题。二是开展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全覆盖排查。市局对全市1803名散居困境儿童、县区对19301名农村留守儿童疫情防控情况,通过电话微信、走访探视等方式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询访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监护状况、养育费发放等情况,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对排查中发现的监护人联系信息错误、养育费发放到卡不清楚等问题,迅速交办县区整改落实,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电话抽查,加强跟踪督办,及时更新监护人信息,核实养育费发放情况,确保生活兜底和监护兜底到位。三是加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救助保护。督促指导县区对因疫情造成符合困境儿童条件的,及时纳入困境儿童保障,对因疫情造成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家庭符合低保、临时救助等救助政策的,及时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开通临时救助服务热线,发布市、县区两级6家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24小时服务热线,为因监护人感染疫情或需要医学隔离观察等情况导致儿童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提供个案转介、帮扶救助、心理关爱等服务;做好与专业社会组织资源的链接和配合,组织社会组织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