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恩铭: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
来源:厅法规处    发布日期:2021-12-11浏览次数: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这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在狱中留下的遗作《诀别》。

邓恩铭,1901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1918年,邓恩铭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后,在“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下,他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并在斗争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积极参加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报,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在共同的斗争中,他同省立第一师范学生王尽美结成了亲密战友。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进步团体“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年底,他同王尽美发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经常在一起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介绍苏维埃俄国的书刊。

1921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当时,邓恩铭年仅20岁,是12名代表中年纪最轻的,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会后,在中共中央代表的帮助下,建立了中共中央直属的中共山东区支部,任支部委员。邓恩铭在山东区支部的领导下,积极从事党的组织、宣传工作和工运工作。

1922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了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1922年6月,他从苏联回到山东后,一方面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一方面仍然致力于党组织的发展和山东工人运动的发动。1922年底,邓恩铭赴青岛创建党组织。1923年1月,日本归还青岛后,邓恩铭又被派往青岛工作。1923年底,建立了青岛第一个党支部,由其担任中共直属青岛支部书记。

1924年春,中共青岛支部改为中共青岛市地方执行委员会,邓恩铭任书记。在青岛工作期间,他经常身着短裤短褂,化装成工人,深入工厂车间、铁路车站和职工家庭,启发工人觉悟,建立工会组织。1925年2月8日,组织领导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成立了胶济铁路总工会。威震千里胶济线,迫使铁路局答应了工人的部分要求。1925年4~5月,又组织领导了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成为“五卅运动”的先导。1925年8月,邓恩铭被任命为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1月被捕入狱。经党组织多方设法营救,得以保外就医。1926年6月,邓恩铭再次秘密回到青岛,主持市委工作。

1928年春,邓恩铭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后由于叛徒告密,在济南被捕。在狱中,他领导难友们同敌人进行斗争,并两次组织越狱,使部分同志冲出监狱脱险。邓恩铭因受刑过重,行动困难,未能越狱脱险。1931年4月5日,在济南市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邓恩铭身负镣铐,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年仅30岁。

2009年9月14日,邓恩铭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邓恩铭两次出任山东省委书记,三次被捕。每次被捕,他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但是每次出狱之后,他又都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事业,直至1931年英勇就义。邓恩铭短暂而光辉的一生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信仰至上的崇高追求、忠诚担当的高贵品格、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以及舍身忘死的英雄气概。作为新时代民政青年,我们铭记着前人嘱托,以史为鉴、向史而新,砥砺奋斗、热爱祖国。我们牢记着党的初心使命,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我们准备着承担起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永远自信,永远满怀热血,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1917年,邓恩铭离家远赴山东,离乡之际,他吟诗作别:“君问归期未有期,回首乡关甚依依。春雷一声震天地,捷报频传是归期。”百年恰似风华正茂,复兴春雷滚滚而来,恩铭,归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