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生死攸关的转折
来源:厅区划处    发布日期:2021-12-12浏览次数:

1935年,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回顾 86 年前的遵义会议,其精神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一、遵义会议背景过程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研究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尖锐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单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逃跑主义的错误。与会者多数同意张闻天、毛泽东等人的意见。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会后不久,在向云南扎西地区进军途中,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中央政治局通过遵义会议决议,并及时向全军传达、贯彻。3月中旬,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以周恩来为团长,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明确回答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同时改变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而这些成果,又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取得的。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二、遵义会议意义作用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重整旗鼓,振奋精神,在新的中央领导的指挥下,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红军作战指挥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战略,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力争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主力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大无畏的英雄凯歌,取得了战略转移的胜利。根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的新形势新要求,党制定正确的方针和策略,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推向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新阶段。

2015 年 6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三、遵义会议精神实践价值

实现伟大转折的遵义会议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能够跨越历史的鸿沟,焕发出新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作为新时代的江苏民政人,从遵义会议历史中找到启迪,从遵义会议精神中找到力量,进一步指导工作生活实践,尤为重要。

要学习遵义会议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源头,也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撑。在日常工作中,不做随波逐流、屈从现实的保守主义者,也不做蛮干瞎闯、无视现实的冒险主义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真正干好工作。

要学习遵义会议坚持实践标准、积极追求真理的精神。要从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客观形势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应对新挑战;要克服一切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情绪,克服一切脱离实际、夸夸其谈的做派;要不断把实践经验上升到规律性认识,不断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将客观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要学习遵义会议坚持独立自主、自觉勇于担当的精神。作为青年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想干事的意识、敢干事的作风、会干事的本领,更须有干成事的行动和效果,要干一件、成一件。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在困难和问题面前不退缩、不动摇,能冲锋在前;要有敢于作为的勇气和斗志,在工作中要大胆创新,主动作为;要有能够履行好责任的过硬本领,自觉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主动学习,主动创新,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认真履职尽责。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