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特区的诞生
来源:厅养老处    发布日期:2021-12-12浏览次数:

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42年来,我国经济特区建设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向世界昭示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同时也为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一、经济特区的历史沿革

1979年4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时任中南组召集人的习仲勋同志提出:“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这方面,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5月,中央根据邓小平的意见,派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带领工作组到广东、福建考察,并正式向中央提出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出口特区”的意见。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宣布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四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至此,完成了经济特区设立的决策和立法程序,标志着中国经济特区的正式诞生。

二、经济特区的定位功能

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1985年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有人说中国的开放政策会导致资本主义。我们的回答是,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而且社会主义会取得更大的发展。中国经济特区40多年建设成就表明,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是否成功,最根本是看改革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经济特区是体制改革的试验场。1985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深圳是个试验,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1992年,他要求经济特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归根到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办经济特区就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杀出一条血路来”。这不仅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大创举,而且在世界经济性特区发展史上也是一个新的贡献。

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从1980年第一个经济特区创办以来,经济特区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平台和重要窗口。“办经济特区,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经济特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创办经济特区的目的和意义。

三、经济特区建设工作的实践要求 

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在今天,江苏民政系统奋力书写“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时代答卷,不断解放思想、勇立潮头,从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工作中汲取创新思维和前行力量,持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以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民政民生工作的根本目的,摸清摸准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制定系统性政策措施,发扬孺子牛精神,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当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要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供给。新时代民政工作要全面提质增效,须坚持向制度建设要动力、要发展质量。要高度重视各类政策特别是各类民生政策、制度和资源的集成和整合,通过部门立法、实施规划、制定政策等方式,加快形成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实施有效的民政政策制度体系。及时把有效经验固化为制度,以点带面推动民政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要不断推动民政工作改革创新步伐。推动民政工作,不仅要有热情和干劲,还要讲求科学的策略和方法。要善于运用市场思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增强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解决好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与民政工作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民政服务”,提高民政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