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存时间,年老享服务:破解互助性养老难题(南京市民政局)
来源:南京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1-02-10浏览次数:

一是坚持制度引领,形成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系列规范。2019年7月南京市政府印发《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市民政局牵头制定各级时间银行建设及志愿者管理、服务对象管理等9项标准规范,形成“1+9”政策体系。二是坚持通存通兑,建成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四级体系。设立市级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管理中心,对全市试点进行指导管理;各区开设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管理机构;各试点街道和社区设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服务点。“市区街社”四级联动,实现分级管理,志愿者账户市域内通存通兑。三是坚持信息智能,实现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精准管理。“我的南京”APP中设立专门功能模块,开发全市时间银行信息系统,与市公安、发改、团市委等5个部门10类数据及时比对,实现供需全流程精准、智能、安全对接。四是坚持政府主导,提升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公信力。聚焦重点空巢独居老人及农村留守老人群体,聚焦养老服务“五助”内容,强化志愿服务时间提取管理,设立时间银行专项基金。经过一年,南京已建设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服务点1243家,申请注册志愿者超4万人、服务对象达2.9万人,完成订单超过6.1万个,累计服务32689.75小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