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创新治理机制 完善服务体系 推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迈上新台阶
来源:灌云县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1-02-11浏览次数: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县紧紧抓住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契机,不断深化以“一委三会”为主导的社区治理创新,在基础设施、服务机制、群众参与等方面寻求突破,推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方式从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治理方式转变,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我们的经验做法是:

一、推动服务平台提质

紧扣群众需求,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提档升级。目前,全县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面积均达1000平方米以上,在面积达标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平台服务功能,将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打造为集服务、自治、养老、助残、物业为一体、群众欢迎、人人受益的“服务综合体”,精心打造的电商直播、阳光调节、爱心资助等特色功能室深受村民喜爱。推行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四常”标准,使服务平台真正发挥服务村民的作用。建立村史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村庄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变迁,引导村民留住乡愁,启发村民爱村户村。

二、深化治理模式创新

深化“以加强党对基层工作领导为核心,以扩大基层民主协商为基础,以加强权力监督为重点”的“一委三会”社区治理模式,邀请村民共同制定议事清单、监督事项,最大化调动村民参与协商议事和监督的积极性。2020年至今,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共召开村民议事会78次,议定事项45件,解决矛盾28起,有效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办”。积极引导新型农村社区村组微自治,针对各新型农村社区普遍存在的公共空间治理难、村民习惯改变难等现实问题,成立了“新村容宣传组”“陋习巡逻劝导组”“公共空间占用纠正组”,发动群众自主参与新村治理。

三、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了由“乡”到“城”的转变,为满足村民享有更方便、更优质的公共服务需求,全面推行完善“3清单、1机制、1个圈”。建立社区服务清单,完善全科社工、全程代办机制,确保村民“找到一个人,办成全部事”;建立社区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进一步推动“政社互动”;建立小微权力清单,进一步规范村“两委”权利运行;建立为农服务全程代理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开展社区服务圈建设,建立社区“家门口”服务网络,为村民提供就近、便利的基本服务。

四、激活社区治理主体

高质量完成新型农村社区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切实选优配强村委会班子。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村委会成员年龄50岁以下占81%,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72%。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目前,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均达5个以上,经常性开展活动,积极发挥作用。燕尾港镇三百弓村为了解决“三留守”人员实际困难,成立“三留守志愿服务协会”,把志愿者区分为7个组,为“三留守”人员提供居家照料、精神关爱,打扫卫生、陪同就医、急事随叫随到等生活照料服务。侍庄街道瓦房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由县民政局扶持,聘请老师为30余名留守儿童照料学习,解决了留守儿童学习无人照顾的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民政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不断优化服务,创新治理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使用涉农资金,建立以新型农村社区集体积累资金为主,以各级财政资金、涉农资金、公益资金、单位帮扶资金投入为辅,以村民自愿捐助、社会各界捐助为补充的社区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解决好新型农村社区存在的集体资产处置、管理和服务、公共空间治理经费等现实问题。二是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大力支持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展“微自治”公益创投(志愿服务)项目活动,打造一批为老服务、关爱儿童、社会救助、社区治理类等“微公益项目”,切实解决新型农村社区普遍存在的老问题和新情况。三是持续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持续关注新型农村社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群众生活新需求,深入挖掘一批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新途径、治理新方式。发挥民政部门重要职责,协调规划、住建、司法、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统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