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高点站位 强化担当 以专业社工服务助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常州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1-02-11浏览次数:

社会工作在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夯实党执政基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就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开展专业服务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常州民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深化“作为”意识、提高“能为”本领、找准“善为”路径,将社会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力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有:

一、注重将社会工作服务融入民政主责主业系统谋划

立足民政职能定位,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社会治理、聚焦疫情应对,注重资源整合和业务融合,优化社工服务方法、提升社会服务品质,有效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大扶持培育,坚持职业化发展方向,建立市、区两级社会工作协会,助力指导行业自律、业务培训和岗位开发等工作。加大岗位开发力度,明确奖补支持措施,对民办社工机构社会工作专职人员5人以上的,一次性补助3万元。拓展公益项目,市本级投入2700万元,实施“党建引领公益益事一起来”“共建和美家园”等一批工程和公益创投项目,涵盖社区治理、慈善救助、残障康复、婚姻家庭服务等多个领域,助推民政社会服务整体提升。牵手河南、安徽、茅山老区等社工机构,扶贫帮扶效果明显。构建联动机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服务项目为纽带,探索“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公益慈善理论和心理服务专业力量”“五社一心”的多方联动模式。去年疫情期间,发动上万名社工、6万余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累计开通心理服务热线15个,心理支持服务5000余人次、6000余小时,慈善募集捐赠款物2867万元,充分发挥了专业社会工作的积极作用。

二、注重将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发展战略高点推进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始终把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融入全市人才发展总体布局和人才强市战略,搭建社工人才培养、选用、评价激励的政策体系框架。在人才招引上,提请市委、市政府将社工人才发展纳入“龙城英才计划”高位推进,配套出台了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对引进的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施资助,社工人才市本级保障资金提高到200万元,全市培养出省领军人才9名、助理社会工作督导师20名。在教育培训上,集聚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政校研合作,全面建立社会工作实训基地,在天宁区试点成立社区营造学院、组建博士观察点,在钟楼区建立专家智库。与上海浦东社工协会合作,持续实施助理社会工作督导师培养计划,首次定向培养15名社区书记主任。我市社工资格考试通过率持续多年居全省前列,2020年末万人拥有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3人。在人才激励上,将优秀社工人才表彰纳入全市人才工作和民政工作表彰体系,出台社会工作类突出贡献人才选拔办法,积极选树一批社会工作先进典型。7人获评江苏省“最美社工”,2家机构获“江苏省慈善奖”,15人获市委、市政府“常州市突出贡献人才”表彰,也涌现了许巧珍、汤亚平等一批全国社工先进典型。

三、注重将社会工作载体嵌入社会治理体系协同发展

以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为契机,整合各类平台载体,探索社会工作站建设,促进社会工作融入社会治理改革实践,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开展驻地式服务,全面改造提升一批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推行“一门受理、一站服务、全科社工”服务模式;同时,依托镇(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阵地,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机构运营,协同开展群众服务,构建基层“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另一方面,探索辐射式服务,提档升级一批“慈善超市”,并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嵌入或委托运营,为特殊困难对象进行靶向服务。目前,我市慈善超市已成功引入33个“红色合伙人”,开展服务活动500余场,服务4.79万人次,实现了“慈商互哺”“善社同行”,打通了慈善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领导,着力抓好政策创制、阵地建设、人才培养等重点任务,助力提升基本民生保障的精准度、基本社会服务的满意度、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度。一是在融合性上下功夫,系统整合惠民政策和慈善、志愿服务资源,强力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切实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一季度,我们将先行试点建设20个社会工作站,年底实现全覆盖。同时还将制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下乡政策,依托社工站常态化开展各类公益服务下乡活动。二是在专业性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宽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平台,大力开发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推动建立社工机构和慈善组织、志愿组织公开募捐合作、服务项目协作的联动机制,丰富和拓展社会工作服务内容,紧扣困难群众需求,实施一批品牌社工服务项目,扶持培育一批品牌社工机构。三是在品牌性上下功夫,今年,我们将启动“常州市慈善奖”,开展“最美社工”、优秀志愿者、优秀慈善工作者等系列评选活动,同时还将征集一批优秀慈善和社会工作案例项目,挖掘、选树一批先进典型,扩大社会工作的影响力,营造全社会支持社工、参与慈善、践行志愿的良好氛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