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1-06-02      来源:宜兴市民政局  


【类别】

纪念地

【简介】

此处为抗日战争后期苏、浙、皖边区的革命根据地,也是新四军在华中开辟的8个战略区之一,苏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指挥中心。



江苏省宜兴市太华山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太华是抗日战争后期苏浙皖边区的革命根据地,俗称“苏南小延安”,是新四军在华中开辟的8个战略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创建的全国19个解放区之一——苏南解放区,是苏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指挥中心。在民族、民主革命战争时期,太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血与火的搏斗,为民族的独立和祖国的解放充分发挥了解放区的后方基地作用。

一、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8月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争爆发,当年11月12日,上海失陷。日军西进,沿途疯狂烧杀奸淫,犯下滔天罪行。年底,沪、宁、杭三角洲,大、中城市全部沦陷,国民党淞沪前线60余万大军向皖赣山区溃退,苏南人民被推入水深火热、国破家亡的深渊。1937年底至1938年,由于太华山区远离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日军侵害较少。大批城市难民、失学青年,纷纷涌入太华。太华山乡人民以博大的胸怀,接纳这些失去家园的同胞,并给他们提供各种方便。到1938年上半年,失业教师还在太华利用祠堂、庙宇,纷纷开办各种补习学校和临时中、小学。

一九三八年二月十五日 毛泽东关于新四军行动方向致项英、陈毅电:力争在苏浙皖边发展游击战,但目前最有利于发展地区还在江苏境内的芽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必能建立根据地,扩大四军基地。1938年上半年,陈毅、粟裕率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挺进江南敌后,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底,新四军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刘炎派溧阳县工委书记张之宜多次到宜兴、太华山区,发展党员,组建党的秘密组织,大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张之宜还多次到达太华乡,深入各临时学校,了解情况。不久,在太华的江苏省立第五临时中学建立了秘密党支部,在太华的念劬中学还发展了几个党员。当时,活跃在宜南山区的青年抗日救亡工作团也经常在太华开展活动,演抗日剧目,开展各种抗日救亡宣传。1940年,中共溧阳中心县委书记陆平东曾多次深入太华,在太华召开党员骨干会议,明确形势和任务,强调党的组织纪律,进行革命气节教育。1938年至1940年,太华乡的抗日救亡运动轰轰烈烈,由于秘密党组织的积极工作,团结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爱国抗日积极分子,许多人成为抗日骨干,一批热血青年被介绍到皖南新四军军工部及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参加新四军。

1940年下半年,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反共高潮,苏皖区党委和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为应付时局的变化,调中共宜兴县工委书记周嘉林到太华桥涯(合心饭店),以开饭店为名,设立秘密联络站。自1940年下半年至1941年皖南事变后,桥涯秘密联络站在接送中共浙西特委撤退人员,接送皖南事变前后的新四军重要领导及北移人员和物资,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太华人民的帮助,支持下,没有出任何问题。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进驻宜南山区,原在太华的党组织,党员及面目较“红”的积极分子全部撤回宜兴北部的闸口地区,并在太华继续设立秘密联络站,沟通太滆地区与浙、皖党组织的秘密联络。

1943年,日伪在太滆地区,茅山地区开展大规模的“清乡”、“扫荡”,新四军十六旅主力跳出外线,在苏浙皖边区与日伪周旋,并伺机深入内线穿插,打击日伪。特别是1944年3月29日,新四军十六旅依靠当地群众在太华指挥的杭村战斗全歼日军一个中队,缴获日军九二式步兵炮1门,十六旅在苏南流传夺炮杀敌、威震四方。现这门炮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这一年,新四军第十六旅全年作战290余次,斗争异常艰苦,旅部也多次遭日伪顽包围,经苦战后脱险。1943年10月,日伪抽调2万余兵力,向南进攻苏浙皖地区。十六旅尾随日军,开展袭扰战,配合正面战场的进攻。并于10月中旬,先后收复了溧水、溧阳原有地区,并深入郎溪、广德地区。由于仗越打越大,十六旅旅部需要一个安全,可靠和稳固的后方驻地,1943年10月底,新四军第十六旅的旅部群,苏皖区党委、苏南行署(太滆地区财经分局)机关群移驻太华(襄阳)。旅部的医院(卫生队)、兵工厂(修械所)、被服厂、粮站等后勤供给分驻太华深洞、襄阳、杭坑、太平、大涧、桥涯、北川、乾元等村。陈毅、粟裕、谭震林、叶飞、江渭清、王必成、陶勇、廖政国、熊兆仁、杨洪才、林胜国、张强生、惠裕宇、钱敏、刘烈人、张之宜、马苏政、胡宏、宋亚欣等100多位将领知名人士先后住在太华襄阳、胥井、太平、桥涯、张家、深洞、乾元等村。1940年1月起,苏皖区党委扩大会议,苏南行署财经(金融)工作会议,中共苏皖区党委整风等重要会议先后在太华乡襄阳等村召开,苏皖区党委的轮训班,苏南行署的教师暑期讲习会、财税训练班、土地培训班(工作队)、医护培训班等在此开班;以招收苏南地区烈军属子女抗日军政干部、统战对象及当地抗日积极分子子女为主的“三洲实业中学”在太华胥井村招生办校——当时新四军在江南创办的唯一一所中学,校长由张之宜兼任。至此,太华成为苏南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

1945年1月,粟裕司令员率师渡江南下成立苏浙军区,新四军第十六旅改编为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王必成任司令,江渭清任政委,一纵司令部仍驻太华(襄阳)。延安九分大——苏浙公学由粟裕为校长,在太华乡襄阳、胥井村开班。

1945年2月至5月,按照中共苏皖区指示,组建中共宜溧县委和县政府,县委办公设在太华襄阳汤祖裕家,刘烈人任书记、张之宜任县长、胡宏任副书记。苏浙军区南进收复失地,遭国民党顽固派数倍于我兵力的围攻,他们奉着“宁让倭寇,不给共匪”卖国投降的反动政策,在天目山地区摆开攻势,苏浙军区被迫自卫反击。天目山三次反顽战,苏浙军区共歼灭国民党日伪顽军1.3万余人,扩大了苏浙皖边区游击根据地。天目山的三次反顽战斗的胜利,是苏南人民大力支援的结果。正如江渭清,宋亚欣等许多领导人回忆说:天目山三次反顽战斗的胜利,是苏南人民用肩膀挑出来的,是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在天目山三次反顽战斗期间,由于天目山地区粮食奇缺,苏南行政公署进行总动员,发出了“一切为了支援前线”的号召,专设了粮食调运指挥部,由苏南第二行政专署专员惠裕宇担任总指挥。苏南党政军民全力以赴,运粮支前,出动3000多民工,动用了300多匹牲畜,长途跋涉数百里,运送了16万斤大米支前。苏南各地将粮食及各种军用物资从各地运至宜南山区,再从太华由人挑,骡驴驮运,经大涧、襄阳(翻过襄王岭古道)行进数百里送到前线天目山将士手中。苏浙军区主力部队所需军粮全靠苏南解放区供应。太华是粮食物资主要集散地,几乎户户参与,青壮年放下手中农活,积极参加支前运动。他们送进粮食,再用担架运回伤员,太华有许多民工在运送途中牺牲(失踪)。

天目山三次反顽战斗后,太华一下子迎来了1000多位伤病员,其中伤势较稳定的部分伤员分散到各村农户家中养伤,涌现了许多军爱民、民拥军的故事。老百姓宁可自己吃观音土,也要把粮食供给新四军。正如陈伯祥(解放前入党的党员)说:“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让新四军受损失”。太华充分发挥了苏浙皖解放区的后方基地作用。为此,粟裕、叶飞等苏浙军区首长曾多次到太华一纵队驻地,看望慰问伤病员和走访群众,并在太华召开多次重要会议,传达中央军委及新四军军部指示,下达苏浙军区各纵队任务。粟裕经常在太华襄阳活动,1945年9月,再次到太华一纵召开会议,商讨工作,下达任务。

二、解放战争时期

新四军北撤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捕杀留守人员,追杀新四军家属、烈军属,先后在太华等山区乡镇残杀抗日积极分子和基本群众。留守斗争开始,在苏浙皖边区工委,中共太滆工委领导下,宜兴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殊死斗争。国民党太华乡中队更是占驻中共宜溧等地区工作组组长汤松林家,迫害其家人,砍光其家产竹山毛竹,妄图守候捉拿汤松林。汤松林毁家纾难,坚决打击国民党太华乡中队。1947年,国民党宜兴县长李乙飞坚决反共,妄图彻底“清剿”我太滆地区留守武装。太华等山区的群众,千方百计将粮食、食盐等物资送到山上,留给武工队。

新四军十六旅司令部(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司令部)及苏皖区党委在太华两年有余,新四军留守部队在太华活动三年余,与太华及宜南山区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众多军民鱼水深情的故事,如:亲娘陈盘金为缩影,宁可自己吃观音土,也要把粮食供给新四军儿子吃。太华人民将新四军视为子弟兵,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太华人民子弟直接参加新四军及地方部队的有百余人,其中牺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革命烈士有汤松林等25人。新四军为太华人民群众治病、打扫卫生、打柴、修桥修房、开井、铺路、开荒种菜、耕种、收割、挖笋等动人事迹,体现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新四军在宜兴太华这片土地上曾经指挥战斗过、工作过、生活过的共和国开国将领和知名人士(副省、部级以上)共有100多位,如:陈毅、粟裕、谭震林、叶飞、江渭清、王必成、陶勇、廖政国、熊兆仁、杨洪才、林胜国、张强生、惠裕宇、钱敏、刘烈人、张之宜、马苏政、胡宏、宋亚欣等将领和英烈们。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时刻铭记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永远使我们怀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