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 |||||||
五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江苏各级民政部门以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以创一流、走前列的目标追求和惠民生、暖民心的使命担当,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在新时代的时间坐标中,奋力书写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新答卷。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两个五年”交接的关键节点,展望“十四五”擘画的宏伟新蓝图,江苏民政人充满信心和期待,正努力以更高定位、更优谋划、更实举措,扬帆启航新征程。 “十三五”·奋勇争先交答卷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前行。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党执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五年来,江苏民政人深怀“以百姓心为心”的为民情怀,全面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勇于攻坚克难,锐意改革创新,在历年全国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中均获得优秀等次,为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贡献了民政力量。 兜底保障促进共同富裕 做好社会救助等兜底保障工作,体现的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理念,提升的是人民生活的底线水平,影响的是共同富裕的进度、成色和质量。 江苏“十三五”期间全面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为基础的“8+1”社会救助制度体系。89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通过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脱贫,占比超过1/3。以设区市为单位全面实现低保标准城乡并轨、同城同标,全省平均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771元。苏南、苏中、苏北特困供养标准分别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45%和50%。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分别惠及67.1万人、62.8万人。在做好兜底保障的同时,江苏全面实施温情社会救助改革,建立乡镇(街道)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推行困难群众凭“一证一书”即可申请救助,实施“救急难”、重残重病“单人保”、低保缓退渐退等政策,让救助更有温度、更加便捷、更具人文关怀。 慈善是再分配调节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是中国近代慈善的发祥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高度评价了张謇先生发展公益慈善事业、造福社会的意义。江苏聚力慈善领域改革创新,在平台载体建设、政策制度创制、慈善生态营造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推动中华慈善博物馆落户南通,打造“江苏慈善奖”“江苏慈善论坛”等品牌活动,连续五届领跑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百强榜。2020年,省民政厅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贫困家庭慈善救助“家电包”活动,为2.4万户城乡困难家庭发放基本生活家电,体现了慈善在保障改善民生、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优化服务增进民生福祉 江苏民政部门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各项基本社会服务更加规范可及。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民政行政审批事项100%实现网上申办,80%以上实现不见面审批。 “一老一小”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江苏将加强为老为小服务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来抓。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江苏强化基本养老服务保障,省级出台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累计发放尊老金70亿元,养老服务护理补贴28.8亿元。全省各类养老床位达74.3万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床位40张,较“十二五”期末分别增加14.8万张、4.49张,1.82万个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89个街道日间照料中心遍布全省,260万老年人接受专业化居家上门服务,1800多万名江苏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以完善制度、强化兜底、加强关爱为路径,江苏率先实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政策,建立“主动发现”机制,推进政策落实。散居孤儿和集中供养孤儿养育标准平均达到每人每月1856元和2527元,向4.3万名重病、重残儿童按照散居孤儿50%的标准发放生活费。建成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关爱之家”618个,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纳入监护范围。“明天计划”受助人群由孤儿拓展到所有困境儿童,1万余名困境儿童得到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 婚丧嫁娶皆民生。江苏全面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办理婚姻登记430.4万对。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累计救助21.2万人次。深化殡葬改革,全面完成“住宅式”墓地整治工作,2019年以来新增墓穴69.7万个、格位87.7万个,乡镇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实现全覆盖,百姓“逝有所安”得到充分保障。 多元共治激发社会活力 江苏民政部门搭建治理平台、聚合社会力量,以高效能治理推动实现高品质生活,共同绘制“美丽江苏”的幸福愿景。 全省城市、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分别达到99%、97%,“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5276个,新建改造面积185.3万平方米,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实行“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全省获评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15家、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3家、全国街道和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2家。 江苏共登记社会组织9.78万家,社会组织党建管理体制逐步健全,推动社会组织中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全省登记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镇常住人口比例超过15%,共有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7.93万人,社工机构1693个。近年来,省级累计投入福彩公益金1.8亿元,用于购买公益服务项目,引导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等参与社会治理与服务。 社会力量真正发挥作用,要“联”在一起才能事半功倍,“动”起来才能取得实效。江苏支持社会力量联动参与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十三五”期间,社会组织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区三州”对口支援、省内帮扶等项目5224个,累计投入资金22.1亿元,受益人数超过600万人。 “十四五”·奋楫扬帆启新程 “十四五”时期,是江苏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的关键阶段。迈向新征程,江苏民政事业承担新的使命、面临新的任务、蕴含新的契机。全省民政系统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民政工作的新内涵、新定位,以改革落实新任务,以创新抓住新机遇,以担当创造新业绩,不断开拓高质量现代民政建设新境界。 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突出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地位,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科学编制“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确保所提目标、所列举措,既赋创新性、引领性,又具可行性、操作性。该规划明确着力打造“人本民政”“法治民政”“协同民政”“智慧民政”的发展方向,设置了20项有代表性的主要发展指标,突出体现群众需求、体现托底保障、体现攻坚克难。按照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规划重点提出构建完善高质量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社会力量参与体系、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专项社会服务体系和现代民政支撑体系的“6+1”体系,以新蓝图引领新征程。 以高站位行动服务新发展格局 紧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的时代背景,江苏努力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中贡献民政力量。围绕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全省民政系统将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城乡统筹、政策衔接、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兜底保障更加有力。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江苏将着力从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和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发力,畅通规范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基层活力充分激发。围绕实施积极人口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省民政部门将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推动地名、婚姻、殡葬等服务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实现高品质生活的社会服务更加多元。 以高标准落实展现更有力担当 将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加强自身建设、狠抓工作落实是关键。江苏突出党建工作规范化引领,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推动党建与民政业务互融共进。完善民政工作法治化保障,以推动民政立法进程为重点、提高民政执法水平为核心,依法全面履行职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解决问题。推动管理服务智慧化转型,实施“智慧民政”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民政服务更加便捷可及、政策落实更加高效精准、监督管理更加智能互联。提升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培育民政各类技能人才,统筹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调配与培训,夯实基层基础,确保有人干事、能干成事。 奋斗不止,未来可期。江苏民政人将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全力以赴解民困纾民忧、察民情暖民心、汇民智聚民力,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在新征程上以“赶考”姿态书写民生幸福新答卷。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7.27)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