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大家好,欢迎来到第三期基层民政大家谈的云讲堂,我是盐城市民政局的申亚林。今天我的分享的主题是盐年益寿 ,幸福养老,盐城着力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2022、2023连续两年将“五个一”幸福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聚力打造我市“盐年益寿”服务品牌,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盐年益寿”养老服务品牌的核心理念,就是为最广大老年朋友提供最优质的硬件设施、最全面的服务清单、最便捷的数字应用、最丰富的文化生活,在盐城这片美丽而广阔的土地上,幸福养老,“盐年益寿”。目前,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品牌影响持续扩大,我市“盐年益寿”养老服务品牌被省民政厅评为2022年度全省高质量民政事业发展创新成果。加强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工作,荣获2022年度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今年5月,我局向民政部养老服务司专题汇报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得到了司领导的充分肯定,7月份,养老服务司领导专程来盐调研指导,要求我市认真总结养老服务工作特色亮点,推出盐城经验。
一、要素支撑坚强有力,“三个保障”落实到位
要素支撑实现全面和持续,努力解决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短板问题。一是法治保障到位。配合市人大起草《盐城市养老服务条例》,2022年1月1日起颁布施行,被省人大列为立法精品培育工程,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行为,充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让养老服务在法制轨道上行稳致远。二是政策保障到位。2022年,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关于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新建小区养老服务用房“五同步”实施办法》等文件,夯实保障基础。2023年,会同市财政局出台《长者幸福食堂和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补助实施细则》,支持养老事业发展。三是人才保障到位。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重点人才项目,每年举办养老机构负责人、管理人员、护理员系列培训。在全省首家发放养老护理员特岗补贴。7月中旬成功承办江苏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此次竞赛是国家一类赛事首次在省会城市以外举办,得到了省政府分管领导和省民政厅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居家养老丰富内涵,“三个优化”同向发力
居家养老是当前养老的主要方式,对居家养老服务我们重点突出专业与安全。一是优化居家上门服务。在按照省厅要求为全市29万名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和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的同时,拓展为10000名75至79周岁中度、重度失能社会老人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并列为市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扩大居家上门服务普惠面。在全省率先制定了《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实施办法》,细化了《十助50项服务清单》,建立了服务质量评价和资金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建立了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与公安部门建立人口数据校准机制,与社区建立数据核查机制,民政系统内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确保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制度化、精准化。二是优化关爱巡访制度。联合政法、公安等部门,充分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养老顾问、志愿者等作用,进一步落实全市高龄、困难、空巢独居老人“五个一”巡访关爱机制,做到基础数据掌握到位,关爱责任人明确到位,每周关爱巡访到位,情况每周一报到位,风险预警机制执行到位,有效防范化解居家养老安全风险。同时,向1000名没有手机的独居老人赠送手机,优先安装一键呼叫系统,配置智能手环等设备,以保障生活安全为底线,防止出现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的发生。三是优化居家适老化改造。超额完成省定适老化改造任务,全市累计完成改造13633户。在省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将为10000名经济困难独居老人家庭安装一键呼叫装置列入市民生实事项目,并在全省率先建立起近亲属和邻居、村居干部和志愿者、助老员和网格员的三级响应系统,为老年人构筑起居家安全服务屏障。同时,以照护保险实施为契机,引导专业化照料护理服务向家庭辐射延伸,全市建成600张家庭照护床位,开展了1600人次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向有需求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普及照料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三、社区养老强势推进,“三个重点”同步建设
社区养老是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驿站,对社区养老服务我们突出和谐与便捷。一是重点建设“枢纽式”养老服务综合体。以完成市民生实事为重点,突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优质供给,全市共建成25个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枢纽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了老年人全托、日托、综合服务、向站点辐射服务等功能。二是重点建设示范性长者幸福食堂。根据老年人口分布和助餐需求评估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建设多方式、多层次、多体系的市、县、镇、村四级长者幸福食堂网络。共有6种建设模式:1、单独建设型。有条件的社区和有意愿的组织或个人,利用社区闲置用房或商业用房,单独建设长者食堂,开发特色老年餐,并根据老人需求提供送餐服务,打造老年人专属食堂。2、依托建设型。依托已建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街道(镇)日间照料中心、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强化助餐功能,建设长者幸福食堂。3、社会合作型。依托成熟餐饮企业设置,与有资质、有爱心、有实力、供餐条件好的餐饮服务机构合作,利用现有就餐场所和配套设施,设置老年人就餐专区。4、开门办院型。印发《关于推动全市养老机构开门办院的通知》,全市养老机构全部对老年人开放,拓展助餐服务内容,充分发挥养老机构的为老服务主阵地作用。5、改造提升型。2021年前建成的助餐点,对照长者幸福食堂的建设标准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统一挂牌,不具备改造条件的予以关停。6、民间互助型。采取“群众参与、乡贤捐赠、慈善助力、政府兜底”的运营管理模式,探索“农村幸福助餐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三是重点建设乡村示范性互助养老睦邻点。依托行政村、规划发展村庄,整合村公共服务设施、闲置资源,采取新建或改扩建的方式,全市建成120个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文体活动、助浴助餐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等服务。同时,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家家到”走访活动,推动所有服务阵地全部投入运营。统一管理标准、服务标准、考核标准,实现县、镇、村三级养老设施服务供给全覆盖。2022年,在大市区开展“时间储蓄所”试点,注册志愿者20000余人,探索志愿服务与互助养老模式,支持低龄、健康老年人帮助高龄、失能老年人。
机构养老提质增效,“三个提升”原居颐养
机构是一站式养老服务主阵地,对机构养老服务我们突出温馨与舒适。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64家,其中城市福利院12家、农村敬老院105家、民办机构47家。一是提升硬件水平。针对农村敬老院建成时间较长,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情况,实施农村敬老院“双提升”工程,各地对所有农村敬老院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全市已建成29家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各县(市、区)均建成1所以上失能(失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实现了1000名失能(失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二是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等国家标准的宣贯。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所有养老机构逐一开展动态质量监测及评估,逐一出具评估报告,推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长效化。在全市养老机构开展“唱一首红歌、跳一段老年舞、练一节手指操、讲一个红色故事、做一道美食”的幸福养老“五个一”活动,丰富住养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老年人在机构生活的“原居感”。“夕阳别样红 党旗永飘扬”“老幼结对 共享亲情”“浓情端午节 粽香飘满院”等6个案例入选全省“益智乐老”优秀案例。三是提升安防能力。守好疫情防控底线,在全省率先建成养老机构联网监测系统,实现24小时安全重点点位“可视化”轮转监督和在线调度。疫情防控四个“十步工作法”等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标准在全省推广,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成效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防范诈骗和非法集资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宣传力度,自编自导自演的系列防诈小视频得到了省委政法委和省厅领导的肯定。
培育壮大人才队伍,“三个抓手”激发活力
高度重视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措施,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建强培训基地。2019年底,依托市社会福利院成立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承担全市养老护理员培训职责。全市目前建有市社会福利院、盐都区康年颐养院2个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市社会福利院、盐都区康年颐养院、射阳县养老服务中心3个省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以及全省首家国家级“王亚技能大师工作室”。支持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加强与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合作,建设养老护理专业。二是开展全方位培训。每年举办全市养老院长“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双提升培训,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养老服务膳食人员、养老护理培训师、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师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督导员培训,全面提升全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推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养老人才供给机制,积极培养一批养老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智慧健康养老团队、养老安全员、养老顾问等10支专业队伍,为养老企业提供技术输出、人才输送。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对参加国家和省市比赛获奖选手,在评先评优、技术等级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联合市财政局出台《盐城市政府购买与补助养老服务实施办法(试行)》《盐城市市区养老护理员特岗补助实施细则》,按照规定给予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补贴和入职奖励。在本地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岗位连续从业2年以上的人员,给予不低于5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市区范围内连续从事养老护理岗位工作满5年的本科毕业生,给予1.5万元的一次性入职奖励;为一线护理员发放特岗补助,对符合条件的,照护重度、中度失能老年人的一线养老护理员,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补助;对照护轻度失能及能力完好老年人的一线养老护理员,每人每月发放500元补助。近日,我省出台了《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在全国率先建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成为全国首个养老护理职称评审地区,我市根据省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成立了盐城市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工作小组,下一步,将会同市人社局共同推进养老护理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吸引更多的养老人才集聚盐城,参与我市“盐年益寿”幸福养老服务品牌建设,共同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六、数字赋能便捷高效,“三个平台”精准应用
积极参与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将养老数字化改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推动养老服务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一是大数据应用平台。整合各类养老服务数据,精准开展“为老”服务。全省首创制作数字养老地图,在“我的盐城”APP上线养老服务设施电子分布图,方便老年人找到“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将全市养老服务法规政策汇编成电子文本,提供线上查询。制作线上VR,可随时查看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及内部场景,为老年人提供沉浸式养老服务设施体验。二是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发挥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阵地作用,汇集为老服务的“吃、住、用、行、学”产品实景展示和线上线下双运行,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服务。汇集为老服务企业产品展示,举办365天“老博会”,建立“养老顾问”线上线下服务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亲情化服务。三是实时综合监管平台。在前期疫情防控点位监测全覆盖的基础上,对养老机构的消防控制室、厨房、老年人活动室等重点点位进行全时段监测。在全省率先开展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盐城市民政领域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工作手册》在全省推广。联网各县(市、区)智慧养老平台,对居家养老服务状况进行实时调度。信息全流程归集,对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和长者幸福食堂运营情况进行实时线上督查,为日常监管和精准发放运营补助提供技术支撑。
七、事业产业联动发展,“三个拓展”目标明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养老服务业既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6月19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联动发展推进会,推动加快形成养老事业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一是兜底保障向普惠服务拓展。目前,我市政府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是高龄和特殊困难老年人,约29万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要求,下一步服务对象将逐步向164万其他老年人延伸,提供更多高品质、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产品,建立多元化养老产品供给体系,推出为老服务企业目录,每年增加10000份社会化居家上门服务工单,10000户社会化家庭适老化改造工单。二是基本养老服务向“养老+”拓展。健全完善《盐城市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在30个服务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对象和内容,新增不少于10个项目。上半年,我们已在全市10个养老机构挂牌“旅居康养驿站”,在10个旅游景点打造“旅居康养基地”,推出了10条旅居康养线路,9月23日,在吉林省延边自治州成功推介我市旅居康养项目。同时,开发“盐年益寿”系列文创产品,开展“百城联动、旅居康养”线上线下签约活动,已有100个省内外城市与我市签约。充分发挥上海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促进中心盐城分中心优势,在上海等长三角城市推广我市旅居康养项目。8月1日,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赴上海市浦东新区召开“盐年益寿”养老服务品牌推介会,11月上旬,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系统、部分镇(街道)及养老企业负责人将来盐调研异地养老和产业合作相关事宜。三是从政府主导向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发力拓展。重点打造一批养老集聚区,培育一批养老产业园区,招引一批优质养老企业,打造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养老社区,改造适老化小区,培育养老综合服务人才队伍,成立养老产业社会组织,推进养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综合监管规范有力,“三个责任”守牢底线
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坚持依法实施、分级负责、属地为主、部门协同、公开高效的原则。充分发挥养老服务联席会议作用,依据“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建设权责明确、分工协作、配合有序、科学高效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队伍,完善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一是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将本市行政辖区内从事养老服务的养老机构、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街道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长者幸福食堂、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等纳入监管范围。进一步压实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成果,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覆盖所有管理和操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机构主要负责人每月、分管安全负责人每周、安全员每天开展一次安全生产检查,检查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具备整改条件的,立查立改、应改尽改;暂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制定整改方案,紧盯不放,推动整改落实。二是落实主管部门责任。市政府分管领导每季度调度一次民政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市局每月调度一次。局班子成员不定期分别到挂钩联系县(市、区)和民政服务机构进行“四不两直”督查,养老服务处每周开展线上线下抽查,做到人人有担子、个个有任务。市局专班对发现的每条问题都逐一编号跟踪督办,确保所有隐患闭环管理。三是落实监管部门责任。加强养老服务监管的部门协同和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各部门间风险隐患主动发现通报等协调配合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避免多头多层重复执法。推广“互联网+监管”,统筹运用养老服务领域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推动相关数据开放共享。建立健全市县联动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纳入信息化监管体系,及时动态更新安全监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