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大家好,欢迎来到第三期基层民政大家谈,云讲堂的直播间。我是扬州市民政局的刘爱萍,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构建人才高地,助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扬州市位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地区的长三角城市圈,于1986年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与全省同步,比全国提前13年,是全国最早步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主要呈现以下三个趋势:
1、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2020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118.89万人,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89.65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19.71%;至2022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121.95万人,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增加至98.65万人,占比提升至21.99%,从中度老龄化社会正式步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位列全省第三。
2、人口高龄化不断加深。2020年底,全市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16.83万人,占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总数14.15%;至2022年底,该人口数增加至18.03万人,占比提升至14.78%。
3、老年空巢化日益增多。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大量青壮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镇、从小城镇流向大城市,空巢、独居、留守老年人家庭数量大幅增加,家庭规模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总体趋势,为养老服务行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重大的契机。从养老服务人才角度来说,一方面面对庞大的服务群体,养老服务人才尤其是护理人员的数量明显不足;但另一方面也为人才培育尤其是养老护理员培训带来了蓬勃生机,形成另一种银发市场。今年,在全省养老服务领域技能水平最高、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参与性最广的省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江苏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刘宏媛顶住重重压力荣获一等奖,充分展现了我市深耕养老服务人才沃土的突出成效。为了顺应老龄化的社会需求,扬州努力打造一支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今天简单介绍一些扬州的做法:
第一:筑巢引凤,优化政策吸引人才。一是建立培养长效机制。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扬州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主要发展指标、纳入民生实事重点项目、纳入养老服务年度重点工作。《扬州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预期建立一支数量充足、技术过硬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联合高等院校加强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技能能力培训,建立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长效机制;《2023年全市养老服务工作要点》明确强化养老服务人才保障,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扬州市颐养社区建设2023年度实施计划》中明确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倍增计划,开展养老护理员全员轮训,同时注重培训质量、推动培训成果转化,为养老服务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人才;《关于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明确要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褒扬措施,增强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二是健全津贴奖励制度。制定奖补办法,分层分类给予养老护理员一次性入职奖励和岗位津贴。对在养老机构中签订劳动合同,直接为老人提供养老护理服务的在岗护理员且连续工作满2年、5年、10年的,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200元、300元的标准发放岗位津贴;对在养老机构中签订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满2年的在岗护理员,根据全日制中专、大专、本科(含以上)学历,按照每人3万元、4万元、5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入职奖励。
第二,多方联合,拓宽途径培养人才。联合院校、联合企业、联合机构打造人才队伍。联合院校,输送新鲜血液。鼓励和支持技工院校开设专业医疗康复、心理咨询等老年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培养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养老护理人才。扬州市职业技术大学开办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相关专业,在校生近1500名;扬州技师学院、江苏汽车技师学院、江苏生活高级技工学校、扬州市英才烹饪技工学校等4所技工院校开设了养老护理类的相关课程,累计培养高层次养老护理人员3000余人,为养老护理产业发展储备“生力军”。我市参加省赛的四名选手中3人本科学历、1人专科学历,3人年龄小于30岁,充分说明我市养老护理行业已经逐渐向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转变。联合企业,定向打磨技能。健全养老护理员包括岗前培训、在岗轮训、转岗培训在内的全过程培训模式,强化养老护理员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素质培养。针对不同培训对象文化程度和就业经历,开发全面系统、简便可行的养老服务培训课程,帮助养老护理员尽快掌握职业技能要求。如仪征市民政局联合南京乐养直训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进行了内容为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礼仪、老年人尿壶便盆的使用、为卧床老人洗头、卧床老人预防压疮、辅具使用等共11课时的专题培训,力求通过培训提高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理论和实操水平。发布《扬州市企业新型学徒培养工作规范》地方标准,围绕养老产业市场发展需求,引导企业与技工(职业)院校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一体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对达到中级工以上水平的学徒分级给予每人4000-8000元的培训补贴。其中,我市陆琴脚艺三把刀发展有限公司与扬州技师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向社会输送了更多高质量养老护理人员。联合机构,实现集群化培训。在全市养老服务机构中择优打造1个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和2个省级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可“理论+实操”“学习+模拟”“练兵+比武”的优势,建立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递进机制,有效提升养老护理员队伍整体素质。本次省赛的一等奖获得者刘宏媛正是“科班出身”、“培训提升”的生动展现。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的刘宏媛,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工作两年后,进入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我们市社会福利中心作为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已经常态化,每周都有培训,半个月抽查一次护理员护理工作质量,并进行相应考核。因此,除了自己需要完成的老人照护工作外,刘宏媛还需要从事养老护理规范化指导、一线养老护理员培训等工作,这项工作不仅可以提升机构内年龄偏大、学历水平相对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养老护理员的专业化水平,对刘宏媛来说也是综合能力的锤炼。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用心工作、刻苦钻研,刘宏媛在此次省赛中才会充分展现自我、脱颖而出。
第三,激励赋能,促动内驱提升人才。一是加大培训补贴力度。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目前,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江苏生活高级技工学校、仪征技师学院、江苏华瑞技工学校、扬州市养老服务业协会共5家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已获得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格。将养老护理员纳入扬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紧缺型职业(工种),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的,在1000-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标准基础上再上浮30%,鼓励养老护理员不断自我提升,仅2022年就有5200余人获得养老护理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二是加大竞赛奖励力度。对在市技能竞赛中获奖的选手,在授予“扬州市技术能手”“扬州市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的同时,符合条件可职级晋升;对在省技能竞赛中获奖的选手,除常规荣誉奖励外,积极推荐参加市人大代表选举,优先提拔任用;对省、市赛获奖选手,既有组委会奖金奖励,又有福彩基金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养老护理员比学赶超的热情。三是加大高端人才培养力度。市民政局与扬州大学商学院启动“名城名校”合作,成立“扬州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充分发挥政校独特优势,瞄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深入合作,努力打造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示范基地。积极推选养老服务领域优秀社工加入“英才培育计划”,福利中心积极探索社工人才继续教育培养模式,邀请香港注册社工定期开展线上培训,提供督导服务,提升一线社工实务水平,助推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搭建平台,展示风采激励人才。首先以赛促建育人才。连续多年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全市民政系统消防安全演练活动,承办江苏省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营养餐大赛等,通过大赛集中展现一线养老服务人员的工匠精神和动人风采,有效提升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让全社会了解和认同养老事业,吸引更多人才积极投身养老服务工作。其次岗位练兵促成长。全市各养老服务机构坚持通过师徒结对、轮岗历练等,给予一线养老服务人员锻炼提高、成长发展空间。福利中心颐和养老院副院长胡洁同志,曾斩获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养老护理组)二等奖,大赛不光磨练了她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交流的过程中,她也成为可以走上管理岗位的复合型人才。2021年胡洁被选举为中国共产党扬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党代表。三是交流碰撞促进步。疫情防控期间,扬州市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坚守一线,守护了全市117家机构内近7000名老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市福利中心各岗位职工医生、护士、护理员、社工、安全员等在“实战”中强基础、体技能,并总结经验做法,制定了扬州市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疫情处置流程等,在全省民政会议上交流汇报。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第一,高位推动,绘就养老服务人才培育蓝图。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组织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卫健等部门,从供给规模、队伍结构、培养质量和人才素养等方面确定量化目标,明确总体思路、开发路径、任务措施和组织保障。二是完善顶层设计。围绕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供给、需求、投资及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顶层设计,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和规范体系,规范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规避行业风险,加大对各类养老机构的管理力度。三是构建发展体系。促进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中高端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各类院校各司其职、相互促进、共同努力推动养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得到均衡提升;鼓励社区、养老机构等单位建设培养养老专业人才的实习基地,围绕养老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开设管理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两大版块,一方面加强机构品牌营销、机构运营管理等先进理念与知识传输,一方面加强医疗急救、康复护理、健康照护等职业技能培训,并为养老服务方面的教学实验和项目试验提供实践场所;推广政校企合作培训,由学校牵头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目标和职业能力,多方协调实施订单式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为合作的养老机构提供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四是打造培养基地。努力将扬州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打造成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示范基地。围绕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问题开展创新研究,深入调研改革“深水区”,揭示养老产业发展内在规律。充分发挥市校双方优势,聚焦共建目标任务,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打造养老服务高水平人才队伍培育平台,形成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为扬州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开辟一条富有特色的支撑之路、创新之路。
第二,多措并举,通过“四个发挥”,推动养老人才建设提质增效。发挥职称效能。牢牢抓住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的有利契机,畅通人才晋升通道,增强行业归属感,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养老护理队伍并促进自我提升。要真正把德才兼备、专业过硬、业绩突出的养老护理人才评出来、用起来,发挥他们在研制标准规范、提升机构管理、解决行业难题、参与技术创新、推动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领军作用。邀请国赛、省赛裁判、获奖选手及品牌机构负责人等在我市省级实训基地成立“大师工作室”“领军人才工作室”等,定期举办养老骨干人才、养老护理师资、机构负责人等不同类型培训班,以点带面逐步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发挥激励作用。除入职补贴、岗位津贴和培训补贴外,探索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服务价格、表彰机制与人才晋升体系相挂钩制度,进一步增强养老服务人才吸纳能力,保障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稳定性。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企业建立技术职称与岗位聘用、专业配备、薪酬待遇挂钩的用人机制,积极改善提升现有养老服务人才待遇与发展环境。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引导新闻媒体、社会舆论对养老护理员工作岗位的宣传,通过多种途径消除群众对养老服务行业的职业偏见,提升养老职业认可度。在稳定现有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的基础上,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转岗养老行业,鼓励家政服务人员、医院护工和本市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服务、养老护理、医疗护理等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到养老行业就业,鼓励退休医务工作者、低龄老年人参与提供养老服务。
第三,智慧助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管理应用。建立人才数据平台。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基础信息备案,对基本信息、技能等级、入职情况、晋升情况等进行数据汇总,确保每人每年至少轮训一遍。建立人才管理平台。利用金民工程系统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人才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全面如实记录从业经历、从业年限、服务对象评价、参加培训经历、投诉处罚等情况,配套建立奖惩措施,实施优胜劣汰,净化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立线上教学平台。通过购买、录制优质教学视频,开放技能等级考试题库等,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方便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反复学习、练习与测试,形成常态化、灵活化、智能化学习模式。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养老服务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要求将越来越高,我们民政部门任重道远。因此,我们将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梯度、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改善发展环境、完善薪酬与福利制度,创造良好就业环境,建立养老服务人才“生态圈”,进一步打造专业化、职业化、行业化、本土化的养老服务人才,有效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推动我市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