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精细化 借力信息化 以乡镇勘界试点开启界线管理新篇章
来源:镇江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3-03-17浏览次数:

在省民政厅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试点市。自2021年9月试点以来,我们加强系统谋划,科学制定方案,压实工作责任,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勘定83条总长1015.4千米镇(街道)界线,核实4586千米村(社区)管理线,实现了“市、县、镇、村”四级界线、管理线矢量数据全覆盖,试点成果受到部、省领导充分肯定。

一、聚焦目标,加强组织领导。一是以上率下汇聚“一盘棋”。由分管副市长总负责,县(市、区)分管领导各负其责,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技术协助”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将试点工作列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重点督办落实,进一步压实勘界责任。二是一体部署绘好“一张图”。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审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统一制定印发技术规范等指导性文件,对乡镇勘界的主要任务、时间安排、流程步骤、成果验收等进行“一揽子”部署要求,为高质量、规范化开展乡镇勘界打牢工作基础。三是统一思想形成“一条心”。通过讨论交流、会议发动、媒体报道等形式,多渠道广泛宣传勘界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营造了依法勘界、科学勘界、规范勘界的工作氛围。

二、抓住关键,科学有序推进。依托现代化技术,探索创新、多措并举,有效确保了勘界工作质量。一是抓牢技术保障。坚持高标准定位,制定完善勘界技术规范,明确技术指标、图件制作、数据库建设等10章42条内容。市、区两级累计投入610万元,专项用于第三方技术服务和监理服务,5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全流程参与。运用实景三维、RTK测量与移动设备定位、无人机航拍等科技,有效解决部分边界地区地形地貌复杂难以实地勘测等问题。二是抓严数据质量。市、县、乡镇三级开展培训56场次,全方位解读勘界流程和规范要求。召开现场协调会24场次,第一时间化解勘界争议纠纷。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首创采用1:2000大比例尺制作工作底图,签订协议书附图。使用界线节点标注、赋予坐标的方式描述界线方位和走向,较以往“十六方位制”在可读性、精准性、稳定性方面实现质的提升。三是抓好平台建设。开发区划界线信息化管理平台,融合利用行政区划、行政区域界线、村(社区)管理线、界点界桩等信息,构建区划界线专题数据库,以数字化、信息化实现行政区划和界线数据的动态管理和高效利用。

三、转化成果,有效开发利用。深入推进勘界成果转化运用,为精准化、精细化、高效化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提供关键支撑。一是助力精准防控疫情。2022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利用乡镇勘界阶段性成果编制战“疫”地图,实现各区域防控范围清晰界定,为精准排查、实时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扬中、句容两地发生的疫情都止步于当地镇(街道),未发生一例外溢。二是夯实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基础。畅通数据共享使用“大动脉”,推动数字界线在生态环境治理、城市精细化管理、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城市建设等方面广泛应用。目前,已应用到市委政法委“社会治理平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平台、长江岸线保护规划等12个平台或项目中,为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有效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法定依据。三是化解边界纠纷隐患。综合运用影像图、区划界线专题数据库和移动定位平台,打造“智能+守护”边界管理新模式。常态化更新边界地区地形地貌变化及开发建设情况,通过“人、机、点、线”四位一体的实时巡查功能,有效化解了16处涉界矛盾。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全面做好乡镇勘界试点“后半篇文章”。一是及时系统整理。将乡镇勘界有关文件、制度机制和相关成果整理归档,规范做好界线档案管理和利用。二是认真梳理总结。充分梳理试点工作情况,总结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镇勘界和界线管理模式。三是深化成果运用。进一步发挥勘界效益,为各行各业提供精准、权威、可靠的界线基础数据,全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