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筑就“常有善治”高地
来源:常州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3-03-17浏览次数: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坚持将社区建设作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基础、筑平台、建项目、优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与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一、注重减负减压,让治理根基“强起来”。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社区建设大会,制定出台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入解决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等一揽子政策文件,聚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一是厘清法治边界。按照“工作需要、能减则减”的原则,实行统计数据“一套表”、党建民生“两本账”、工作事项“三清单”,强化事项准入。将村(社区)减负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作为基层党建考核重要内容,联合市纪委等部门,设立20个观察点,加大监督考核。二是拓宽自治渠道。健全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等议事制度,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大力开展“邻里自治”“楼宇自治”等“微自治”实践,探索形成了“百姓议事堂”“19点议事厅”“民生茶座”“人人社区”等群众自治新路径,常州4个辖市(区)分获全国、全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三是健全共治机制。聚焦“办好村居一件事”“服务居民一件事”改革,打造党组织领导下,党员干部、居民群众、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等多元主体协商民主模式,寻求共建共治的最大公约数。我市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等工作获《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媒体点赞。

二、注重共建共享,让治理资源“融起来”。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深化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效能。一是优功能布局。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与社区服务设施新建,聚焦“一老一小”群众需求,优化社区设置,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城乡社区下沉,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984个、老年助餐点304个,提优康复辅具社区租赁点、标准化“德康驿站”、儿童“关爱之家”等设施功能。二是强项目支撑。在全市62个镇(街道)均设立了专业社工站和枢纽型社会组织,5A级社会组织数量居全省首位。2022年以来,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实施养老助残、扶贫济困等公益项目548个,并做强“党建引领公益·益事一起来”“慈善超市合伙人”等一批示范工程。三是重示范引领。挖掘宣扬“小巷总理”和社区治理的先进典型,连续4年举办全市社工技能大赛、社区服务品牌展示,累计有10名社工获评省级社工领军人才、20名社工获评常州市突出贡献人才。

三、注重关心关爱,让治理队伍“活起来”。按照打造“基层治理铁军”要求,建立覆盖“选育管用督”全链条社区干部队伍管理体系,厚植社区治理人才基础。一是多措并举“引”。放宽驻常高校毕业生报考社区工作者户籍限制,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退役军人等从事社区工作,首次“市级统筹、区级招录”社区工作者520人。完善以“三岗十八级”为基础的薪酬管理制度和年度工资自然增长机制,社区工作者年收入平均增幅达20%以上。二是多路并进“留”。打通社区与街道“一办六局”的任职通道,每年拿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录用计划的5%定向招录优秀村(社区)书记、主任,2022年全市有15名优秀村(社区)干部转到事业编制,4名优秀村(社区)干部通过定向招录进入公务员队伍。三是多管齐下“塑”。率先出台激励关爱疫情防控一线社区工作者“十项措施”,38名村(社区)干部因疫情防控表现突出获提拔重用,5个村(社区)、23名社区工作者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组织开展村(居)“两委”班子分层分类全员培训,打造社区营造学院,制定社工成长计划,全市社区工作者持证率达70%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加大工作力度,细化任务措施,为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创新治理方式。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二是夯实服务阵地。深化“五社联动”机制,紧扣“一老一小一残一弱”等居民需求,建立健全基层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依托镇(街道)社工站开展社区照顾、就业创业、心理疏导、矛盾调解等服务。推广“全科社工”服务,实现“一窗式受理、全科式服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三是选育治理铁军。落实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管理、薪酬保障、招录培训等一揽子政策文件,优化“选育管用督”全链条管理体系,完善轮流培训、基地实训、结对帮带等制度,提升社区干部能力素养,建设一支讲政治、守规矩、敢担当、会服务、善治理的基层铁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