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精细精准 突出温情温度 构建更加贴心暖心的社会救助体系
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3-03-17浏览次数:

社会救助是公平正义的保障网、共同富裕的稳定器。由于建市晚、底子薄,宿迁社会救助对象“基数大、占比高”,共有34.98万人、占户籍人口5.9%,总量和占比均居全省首位。特别是低收入人口数量庞大,总数占全省比重超过两成。面对较为繁重的保障任务,我市从识别、经办、服务、保障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快推动社会救助从分散式向综合式转变、从物质帮扶向物质与服务并举升级、从被动落实向主动服务转型,为全市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以集成改革为先导,构建高效化的统筹推进体系。社会救助覆盖人群多、涵盖内容广。我市全面加强统筹整合,实现要素深度融合、资源充分共享。强化力量集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实行党委、政府双召集人制,将成员单位由27家拓展至40家,进一步深化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强化改革集成。持续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在开展民政部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推动困难群众救助帮扶综合评估机制改革基础上,创新实施临时救助“三先三后”模式,实现“基础救助+急难救助+专项救助”紧密衔接。强化政策集成。梳理20个部门50项救助事项政策清单,对功能相近的救助资源开展归集整合。同时,全面排查救助政策漏洞,既避免陷入福利陷阱,又切实兜住民生底线。

二、以主动识别为前提,构建精准化的发现识别体系。精准锁定救助对象是实现兜底保障的前提。我市以精准供需对接为主线,加快推动社会救助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建立科学评估机制。创新探索家庭经济状况“一个部门调查+全救助领域通用”的统一核定机制,实现困难群众家庭状况评估“一把尺”量到底。建立数据画像比对机制。优化17个部门联合的困难群众家庭数据共享比对机制,设置关键预警字段,主动匹配救助政策,去年发现存疑信息5719条,已全面落实“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措施。建立靠前服务机制。发挥线下基层救助帮扶中心的“前哨”职能和线上核对系统的“警戒”功能,从“依申请办理”向“依职权主动”转变,有力提升兜底救助的知晓度和主动性。

三、以智慧平台为支撑,构建规范化的经办救助体系。社会救助经办效率,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我市从经办平台、机构、流程入手,加快推动困难申请统一受理、经济状况统一核对、救助对象精准认定、帮扶事项一网办理。统一信息门户。研发全市救助帮扶信息平台,横向覆盖有救助事项的20个部门,纵向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窗口一网通用。统一组织体系。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组织架构体系,专职负责帮扶事项的受理等相关工作。统一经办流程。最大限度统筹50个救助事项办理流程,统一固化为“申请—审核—认定研判—确认”,困难群众仅需提交一次材料,即可申办事项,去年办理救助事项3.97万件。

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构建个性化的综合救助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救助对象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我市创新多样化救助模式,以有温度的制度织牢“共富底线”。深化“基础+临时”救助。强化救助制度衔接,及时足额发放各类生活保障金。加强临时救助工作,去年发放临时救助金2731万元,惠及3.33万人次。深化“物质+精神”救助。在加强物质救助基础上,探索定期探访关爱机制、点亮困难群众微心愿活动、低保失能家庭上门服务行动等关爱型救助,让救助更有温度。深化“个性+普惠”救助。分类联动实施医疗、教育、就业等个性化救助,通过“量体裁衣”式救助,实现“急人所急”“为民解困”。

通过积极探索,我市社会救助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困难群众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比如,政策体系还不完善,部门联动尚需深化,救助服务有待提升,等等。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全力筑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一是在服务转型上下功夫。在全面应用临时救助“三先三后”模式基础上,取消急难型临时救助户籍限制,进一步推进信用承诺+临时救助,防止冲击道德底线事件发生。二是在内涵提升上下功夫。聚焦困难群众需求,拓展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范围,深化“物质+服务”模式,提升群众获得感。三是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优化兜底救助资源供给,持续推动救助资源、政策、经办和管理的“四重”集成,推进救助工作更高效、更精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