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 强化使命担当 奋力书写有温度有厚度的民政答卷
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3-03-17浏览次数:

2022年以来,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省民政厅关心支持下,坚守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全力推动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织密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好底。不断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救助保障水平持续提高。连续19年提高低保标准,并在省内率先实现城乡同标和全城同标。2022年全市低保标准提高至1030元/月,让8.6万余名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主动发现能力不断增强。常态化开展“宁安康”探访关爱服务行动,建立重点关注对象、潜在救助对象工作清单,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早脱困。因时因势救助更加精准。疫情期间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1151.5万元;发放临时价格补贴1069万元;针对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天气,落实65°电一次性补贴到户,让困难群众安全度夏。

二、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养老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努力增加更加优质普惠的养老服务供给。强化政策引领。聚焦适老化改造、居家上门服务等重点领域,制定出台5个政策文件,新增了13项基本养老服务,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拓展至65岁以上全体老年人。丰富服务供给。为29万余名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打造25个示范性社区银发助餐点,新建10个社区老年人认知症服务中心,完成3948户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000张。切实纾困解难。疫情防控期间,全力保障养老机构住养老年人健康安全;为帮助养老机构走出阶段性经营困境,通过发放纾困补贴、向封闭管理工作人员发放一次性慰问金等方式,有力提振了行业信心。2022年,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优秀公务员集体”称号。

三、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夯实基层社区治理硬基石。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巩固基层基础、夯实党的执政根基。高位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暨社区工作会议,出台基层治理“1+2”文件,成立南京城市基层治理学院,持续推动基层治理探索走向深入。深化“五社联动”。落实社区建设专项资金3300万元,推动100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慈善、社工、志愿者等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投入资金近1200万元,培育扶持109个市级公益创投项目,惠及群众10万余人。强化激励保障。优化“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主城区社工月均收入实际增长600—1200元,市、区划拨450个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用于选聘优秀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去年底首批135人已入编定级,极大提升了人才吸引力。

四、坚持便民利民惠民导向,推动公共服务高品质。持续深化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婚俗改革更有成效。实现婚姻登记省内通办,完成《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规范》省标准化项目,秦淮、江宁两个婚俗改革试点实验区建设高标准推进。地名管理更加规范。严格落实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进一步理顺地名审批备案公告事项。强化地名传承保护,江宁区入选民政部“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区。殡葬改革更加深入。制定殡葬代理服务合同,规范殡葬中介行为,完成南京殡葬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提升殡葬服务管理水平。去年,我市还实现福彩销售逆势增长,全年累积销售13.83亿元,增幅达18%。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本次会议部署和方伟副省长讲话要求,更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做好为民托底、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等各项工作,把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带到群众身边,聚民心、暖人心、惠民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