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兜牢民生底线 优化“一老一小”服务!2023年江苏民政工作这样推进
来源:荔枝新闻      发布日期:2023-03-20浏览次数:

今天(3月17日),记者从在南京举行的2023年江苏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江苏将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在提质增效中增进民生福祉。

过去的2022年,江苏在发展中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4.14万人,特困人员20.2万人。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823元,城乡特困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705元、1156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全省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577元、122元,集中供养、分散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2729元和2069元。为89万困难群众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1.3亿元。率先实施纾困补贴政策,向1500余家民营养老机构发放补贴1.37亿元。

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2022年江苏民政部门高质量完成的8项省政府民生实事:全省共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6万户;新改造提升110个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完成省定培训课程护理员5.1万人,各地组织开展当地养老护理员培训11.7万人次。新建扩建120个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创建122个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改造提升和新建30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新建扩建150个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募集慈善救助款物1600万元,为2万户困难家庭赠送“家电包”。

养老服务再升级:原居享老 社区安老 机构颐老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2023年,江苏将持续推进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打造“苏适养老”服务品牌。据江苏省民政厅厅长谢晓军介绍,2023年江苏将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关注特殊困难老年人,加强探访关爱服务。规范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建立健全县、乡、村衔接顺畅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网络。

同时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实施“原居享老”支持行动,完成3万户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5000人次,设置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000张。实施“社区安老”提升行动,改造提升100个标准化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00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500个社区助餐点。

为了做强“机构颐老”,2023年,江苏将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全省60%养老机构将完成等级评定工作,同时加强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强化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在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将开展养老护理员轮训,评定一批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技师。

护航儿童成长 改造提升120个省级关爱之家

为了让祖国的花朵乐享童年,2023年江苏将强化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打造“苏童成长”关爱服务品牌。在强化特殊儿童群体关爱服务方面,将完善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机制,开展“类别化+差异化”的关爱服务。稳步提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健全动态监测、跟踪服务、长效帮扶工作机制。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照护协议签订和监护职责履行全覆盖。同时,建立健全四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和服务指引。按照部署,今年江苏将改造提升120个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实施基层儿童工作者队伍能力提升行动。

精准施策 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兜底线的制度安排,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23年,江苏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为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江苏将健全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进一步规范特困人员供养服务工作。同时全面推进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加大对非本地户籍人口救助力度。

在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方面,江苏将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机制。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构建主动发现网络,拓宽线下发现渠道。健全完善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帮扶政策。

此外,江苏还将强化社会救助服务效能。加快发展服务类救助,推动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方式。积极引导慈善组织、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队伍等多元主体参与扶弱济困。开展全省民政领域社会救助“掌上办”“网上办”“省内通办”,让社会救助更智慧便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