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000802/2025-00027 分        类 办理结果公开 养老服务 其他
发布机构 江苏省民政厅 发文日期 2025-06-21
标        题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013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苏民议复〔2025〕39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索  引  号 014000802/2025-00027
分        类 办理结果公开 养老服务 其他
发布机构 江苏省民政厅
发文日期 2025-06-21
标        题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013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苏民议复〔2025〕39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01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7-14 17:13   来源:厅养老服务处    浏览次数:    字号:【


赵波、冯景文、邱继红、陆琴、陈鹂、侯国政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养老综合服务能力的建议》收悉,经与省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委社会工作部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卫生与民政部门的协作机制的建议。一是推动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党对城乡老龄和养老服务工作的全面领导,省级层面成立省委副书记任主任、分管民政和卫生健康工作的副省长任副主任的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涵盖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及省民政厅等职能部门,各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相关工作。省民政厅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与省卫生健康委在夯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性地位、推动医养结合深入发展、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方面协同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全省养老综合服务能力。二是逐步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近年来,省民政厅不断完善民政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开发完成江苏省智慧民政一体化业务管理平台,实时更新养老机构数量、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在院老年人数、养老护理员人数等数据信息,与省卫生健康委探索畅通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各级民政养老服务数据平台的数据交换机制,加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共享分析。积极推动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和结果共享互认,共同为老年人提供所需的健康养老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开展老年人能力与需求综合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老年人接受基本养老服务的重要依据,并实现评估数据全省共享共用。“江苏老龄健康”微信公众号专门发布了全省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电子地图,方便老年人及家属查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相关信息。三是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医养结合发展的重点任务。2020和2023年,经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截止2024年,全省建成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850家,其中养办医678家,医办养172家。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4555对。下一步,我厅将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等部门,进一步深化部门协作机制,完善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效整合养老和医疗资源,不断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增加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的床位。开展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创建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养老服务数据平台的数据交换机制,全面掌握老年人健康和养老状况,统筹做好数据衔接,持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

二、关于强化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的建议。近年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养老服务“强基工程”,积极适应养老服务领域人才需求,营造良好发展环境。2023年印发《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标志在全国率先建立养老护理职称制度。全省两年累计626人以评审、初定方式获评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省民政厅联合省财政厅建立职称配套激励政策,开展养老护理科研项目研究,促进专技人才发展壮大。民政部与江苏省政府合作开展养老服务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全国首家本科学历起点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打造服务全国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政策研究基地、国际交流基地和示范引领高地,四年累计招收本科生651人、研究生91人。全省共有83所中高职和技工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在校生6万人,形成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蓄水池。开展养老护理员练兵比武,每年在岗养老护理员至少轮训一遍,累计培训50余万人次。2024年承办全国民政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我省养老护理赛项取得优异成绩。制定实施养老护理员持证补贴、岗位津贴、学历入职奖励等政策,健全养老护理人才待遇保障。在全国较早出台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专业毕业生入职津补贴政策,最高补贴达到每人6万元,去年累计发放各类岗位津补贴3000余万元。7个设区市建立月度养老护理岗位津贴制度,完善一线养老护理服务人员长效激励机制。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您的意见建议,不断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联合人社等部门规范养老服务领域职业设置,提高养老护理职业吸引力。建立健全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转换通道,构建与技能等级相衔接的技能岗位评聘制度。指导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在职业院校开展养老服务类专业公费培养试点,毕业后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完善薪酬分配办法,向一线工作人员倾斜。加大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力度。常态化举办养老服务高层次人才就业对接会,畅通养老服务专业就业渠道。

三、关于强化奖励表彰、激励担当作为的建议。我省常态化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对获奖选手落实相应奖励政策,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尊重养老护理行业的良好氛围。注重提高养老服务从业者的政治待遇,盱眙县桂五镇敬老院院长李银江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南通福爱护理院李楠楠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参考您的建议,积极推动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褒扬制度,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孝老的良好氛围,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引导各地选取养老护理行业的小故事、小场景,讲好老年人身边的民生故事,提升社会认同感。鼓励各地开展中小学生走进养老机构活动,开展爱心敬老志愿服务,树立为老服务理念。

四、关于加大志愿者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建议。聚焦提升养老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发挥广大助老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作用。关于志愿者积分奖励方面,制定出台《江苏省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完善志愿服务时长记录制度,探索面向党员、新就业群体等各类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研究制定积分兑换办法。试点“时间银行”等志愿者项目,以“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的理念,引导志愿者通过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陪伴就医、代购代办等服务,将服务时长存入个人账户,待自己年满60周岁后,可支取同等时长的免费养老服务,提高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志愿者管理方面,2021年,省民政厅开发建设了江苏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并于2021年3月5日正式上线使用。平台整合全省志愿服务资源,提供志愿者注册登记、活动发布、服务记录查询等功能,并与全省统一的志愿服务信用记录制度相衔接,进一步规范志愿服务管理,解决志愿者注册后缺乏专业活动引导的问题,促进志愿服务组织有序发展。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培育,支持建立专业培训基地,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志愿服务激励褒奖方面,我省不断健全激励褒奖机制,在公共交通、文化旅游、体检就医、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适度优待,把志愿服务作为相关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在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中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考察内容。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老年人群体需求,支持引导更广泛、更专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到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志愿服务中来,提升养老综合服务能力,不断为养老孝老敬老工作贡献力量。

五、关于做好成功经验总结推广的建议。扬州三里桥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瞄准“六个老有”工作目标,深入推进“1+4+N”为民办实事行动,积极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探索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模式,形成了“党建+养老”的全龄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我省浙江枫桥经验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开展互助养老、社区+养老、物业+养老等养老服务新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在此基础上,全省各地涌现出一批探索典型经验,强化改革创新的举措,南京市建成全国首个市级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发展低龄助高龄的农村养老志愿服务;无锡、常州、盐城创新农村老年助餐服务模式,通过设置乡村中心厨房、组织志愿者配送等方式,有效满足农村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徐州、苏州、淮安开展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规划布点,有效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南通将“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向农村延伸,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调发展;连云港、扬州、宿迁打造“幸福小院”“颐养社区”等村级养老服务设施;镇江市引导社工组织和农村养老机构签约,为住养老年人提供“套餐式”社工服务;泰州市全面推进以整体卫浴为重点的农村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下一步,我们将参考您的建议内容,继续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多方共治”治理服务创新路径,激发多方主体参与活力,放大资源整合效应。着重指导各地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构建常态化、精准化、专业化社区公益慈善体系,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叠加效应,努力为养老综合服务提供多渠道支持,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群体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民生服务需求。



江苏省民政厅

2025年6月21日



联 系 人: 叶翔宇

联系电话:025-83590523

抄    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