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404号提案的答复 | ||
|
||
杨晓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设立“居家养老时间银行”、开创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养老服务事业的关注,您的提案意见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具有很好的帮助。您所列举的有些问题我省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予以支持或推动解决,有些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下一步,我们将广纳良言,固强补弱,开拓进取,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尽快研究落实,加快推进我省养老服务多层次、多样化发展。 一、关于设立“助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建议 《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第四十九条提出:鼓励、支持发展相关养老服务志愿组织。鼓励、支持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养老服务志愿活动。鼓励志愿者和老年人结对,重点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救助和照料服务。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江苏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均强调鼓励邻里互助养老和老年人之间的互助服务,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独居、空巢老年人提供服务。近年来,我省在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开展“时间银行”志愿服务试点,探索社区养老服务互助模式,积极缓解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例如,南京市在栖霞、鼓楼、秦淮、建邺4个区试点“时间银行”的基础上,今年将在市级层面成立全市统一的“时间银行”,通过建立为老服务志愿者数据库、老人服务需求数据库和志愿服务数据库,最终实现“时间银行”全市的通存通兑。常州市依托养老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打造邻里守望互助网引入“时间银行”,记录时间同步到“龙城志愿者(义工)注册管理系统”,目前已累计发行约2万张“长城-龙城”志愿者(义工)联名卡。苏州市开发了为老志愿服务平台系统,从为老服务志愿者的登记、开展活动项目的确定、服务时长的记录、今后的兑换等方面进行规范,目标到2020年,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建有一支不少于100人的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 二、关于实行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投资的建议 《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苏民福〔2017〕4号)明确提出,将城镇中废弃的厂房、医院等,事业单位改制后腾出的办公用房,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办公楼、老旧小区整治后配套的服务用房,以及转型中的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培训中心、疗养院及其他具有教育培训或疗养休养功能的各类机构等,经过一定的程序,简化许可内容,整合改造成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用房等养老服务设施。当前,我省“时间银行”大都依托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立志愿服务站点,为“时间银行”活动提供线下支持。如:南京鼓楼区38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同时“化身”为时间银行网点,志愿者可通过手机APP、电脑PC端,领取网点发布的志愿服务任务、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如皋市放大“世界长寿乡”资源优势,借助原来的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夕阳红志愿服务队伍资源,组织退休老人开展互帮互助、“以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健康、低龄老年人帮助失独、失能、空巢、高龄、留守等老人。太仓市先后出台《关于开展互助养老工作试点的通知》《银龄伙伴计划》,明确互助养老补贴,8个镇区(街道)57个村社区建成互助小组408个,惠及老人4000多人。 三、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与社区志愿者服务有机融合的建议 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与社区志愿者服务有机融合方面,全省各地立足基层工作实际,将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模式引入项目管理和实施中,支持志愿服务组织、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通过公益创投等多种途径参与“时间银行”项目。同时,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的实际需求,实行注册志愿者星级认证制度,并依据志愿者的服务累积时长、服务工作表现、服务工作成效等,定期组织开展评优表彰活动,为志愿服务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循环生态圈。以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时间银行”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社会组织具体承接执行,社工参与项目管理,志愿者参与具体服务,街道民政办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抽查,不仅有效解决了居家养老人力不足的问题,也保障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持续性开展。 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会同相关职能部门适时出台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实施办法,包括志愿者评估招募、管理、志愿者服务时间的记录、评价、宣传、培训等方面,进一步解决养老时间等价计算、养老服务计量、服务兑换、志愿者技能培训等问题,逐步完善“时间银行”的日常管理运行和监督指导,以便建立在全省推广的运行模式。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江苏省民政厅 2019年6月25日 联 系 人:刘莉莉 联系电话:025-83590556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