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新闻】南京这个“组织”力量大

发布时间:2020-12-02      来源:紫金山新闻  


12月1日,为期两天的第二届江苏慈善论坛暨2020全省社会组织展示交流会(以下简称“社展会”) 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

南京,一直是社会组织建设的高地。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9月底,南京市、区两级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达14964个,全市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达到17.2个。南京社会组织登记数量及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均居全省首位,社会组织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一支重要力量。


“社展会”上,南京社会组织展示了啥?

在此次“社展会”上,代表我市参展的19家社会组织精彩亮相,展示南京的担当作为,彰显公益力量。

助力脱贫攻坚

在“社展会”上,“脱贫攻坚”成为高频词。当天,溧水区东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现场进行直播带货,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我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溧水塘小豆依托青年志愿者围绕农村创业创富,通过培训、实践、交流、合作,提升村民创业能力。目前,塘窦村的粉丝、麻油等产品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溧水区东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谢鑫介绍。

更多社会组织 “走出去”进行精准扶贫。

南京市慈善总会自2017年起对本市边远地区、新疆伊宁、陕西商洛、青海西宁、重庆万州等地开展扶贫援建工作。建邺区现代社区研究院承担了2020年江苏省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南京西宁手牵手计划。该机构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白友涛教授介绍,这个项目通过培训、交流,推进当地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的培育服务建设,推动服务有序进行,提升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

近年来,我市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内“千社帮扶万户”等活动,帮扶形式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民生扶贫、消费扶贫、技术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志愿扶贫、培训交流等多个领域。

参与疫情防控

2020年初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社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成为一股重要力量。南京恩派在此次“社展会”上,集中展示了“社区战疫支持联盟”。该公益机构负责人说,今年2月,他们和汇丰社区伙伴计划、联想公益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等单位共同发起“社区战疫支持联盟”, 之后又有多家公益机构加入,构建了一个“社区战疫”支持者的交流、倡导与行动平台。

新冠肺炎抗疫期间,爱德基金会共募集善款、物资8400余万元,与各地社会组织积极合作在国内开展抗疫防疫工作,同时也向世界上10多个国家的疫区捐赠了医用设备和医疗物资。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社会组织全员上阵,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争当表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了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正能量。

协同社会治理

更多社会组织围绕“三社联动”、社会化养老、个性化为小、专业社工机构发展、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等内容,见证博爱之都南京的探索实践过程。南京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已成立10余年。该中心倡导“市区街社”四级培育体系,累计培育和服务社会组织超过500家,在社会组织培育支持以及政社协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雨花台区通过“三社联动”,撬动以社会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治理,雨花街道“党建+文化”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西善桥保障房片区特色的街道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在当天的“社展会”上,老牌公益组织南京益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央视上榜公益组织南京韩博士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中心、致力于机器人青少年科普推广的智高科教、全国有影响力的应急救援组织蓝天救援队,也都进行了社区公益服务展示。

近年来,南京广大社会组织勠力同心,各展所长,在承接社区公共服务和基层政府委托事项、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促进社区减负增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微血管”“调节器”“减压阀”的作用,成为基层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这五年,南京社会组织迅猛发展秘诀在哪?

“十三五”期间,我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水平,积极推动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促进全市社会组织发展逐渐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力推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加强党建嵌入,突出价值引领。本次“社展会”有140多家有代表性的江苏各级优秀社会组织参展,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在“南京建功新时代”党建板块,鼓楼区、栖霞区、雨花台区多层次、多视角展现社会组织以党建为引领,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的案例和成效。

鼓楼区

社会组织党委注重将党建工作融入社会组织业务工作,开展特色化、效益化的“党建+公益”、“党建+养老”、“党建+服务”系列活动,打造了省级马连平书记工作室。成立15年的爱心助学协会党支部开展助学项目,投入近200万元,直接帮扶贫困学生2000余名。在全市率先成立鼓楼区养老服务组织党建联盟,直接受益老人达2万多人。

栖霞区

唐大姐党建工作室,是全省首批以个人命名的社会组织党建专业工作室,开展专业服务项目130多个,直接受益1.5万余人。

雨花台区

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集党建、孵化、服务、采购“四位一体”的区级社会组织培育中心—“雨花公益众创空间”。

……

建立市级社会组织联合党委、全市12个区民政局均成立社会组织党委或党总支,目前全市社会组织中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  

强化政策支撑,增强发展推力。高位推动发展、分类支持发展、致力规范发展……记者注意到,这些年,南京不断强化政策支撑,增强社会组织发展推力。

2018年,市级层面建立由分管市长为总召集人、组织部等18个部门为成员的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同年1月,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出台《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完善扶持政策措施、依法做好登记审查、严格管理和监督、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领导等重点目标任务。

这5年,南京先后出台《关于推动南京市社区型基金(会)发展的实施方案》《调解治理类社会组织专项培育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女性社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加大社会组织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政策支持力度。

《南京市公益创投管理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整治社会组织乱摊派行为的专项行动方案》《查处非法社会组织工作指引(试行)》等多个涉及社会组织培育及监管的文件,则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发展,促进社会组织自律诚信建设。

大力培育发展,多方融合共享。从2012年开始,南京民政在全市率先启动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试点工作,涉及为老、为小、助残、助困等项目。如今,公益创投在市、区、街道、社区遍地开花,在质和量上均有很大提升。以江宁区为例,今年公益创投经过两轮招标,327家社会组织参与竞标,最终成功立项123个项目,共计项目资金1450万,创下该区历年购买服务最高金额纪录。

南京借鉴经济领域内招商引资的做法,组织举办“社区暨社会公益服务项目洽谈会”,以面广量大的社区居民需求为基础,将需求标准化、项目化,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合作洽谈的准市场交易机制。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发布项目约7000个,历年资金总额达3.5亿元。

“孵化培育”体系完备,也助力社会组织大发展。

全市建立“市、区、街、社区”四级、错位发展、各显特色的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目前全市11个区全部建成以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为主的综合性平台,街道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或发展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着重扶持初创期社会组织。

南京还设立“公益创业梦工厂”项目,专门招录驻宁高校的大学生入园进行公益创业,先后培育发展大学生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1000多个。目前有12所高校成立32家公益社会组织,并专门设计专业性公益项目。


面对新矛盾,南京社会组织如何高质量发展?

社会组织具有政治性、社会性、公益性特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南京概莫能外。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全市看,当前社会组织管理和发展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矛盾:一是数量发展与质量提升的矛盾;二是无限兜底与权责不等的矛盾;三是集中审批与后道监管的矛盾;四是发展趋势与现行法规滞后的矛盾。

针对上述问题,南京社会组织如何健康有序、更加高质量地发展?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江苏慈善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友华教授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尤其是“十四五”期间,从政府层面,须做好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分析研究社会组织党建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加强与组织部门沟通,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路径、新方法。二是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将政府部门不宜行使、适合市场和社会提供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及公共服务职能,通过竞争性方式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三是坚持培育扶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加大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向社会组织有效流入,通过公益创投、项目支持等方式,扶持一批优秀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项目,发展一批规模大、作用发挥显著、示范性强的品牌社会组织。三是坚持严格监管,加强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分批次、全覆盖组织培训班,提升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四是健全监督体系,严格依法管理,探索制定《南京市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办法》,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