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祥】社会救助的惠山实践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0-09-17      来源:江苏省民政厅办公室  




惠山区现行的社会救助体系是2018年修订完善的,它强调政府总负责,民政总牵头,各部门按职履责,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以教育救助、就业救助、医疗救助、特困供养,自然灾害(公共事件)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和支出型救助为内容的专业救助为主体,慈善帮扶救助和群众性互助互济行为为补充的,吸收商业保障参与预防保障的新型社会救助大格局。

2017年出台了《惠山区支出型困难家庭帮扶救助的实施意见》,对申请救助前12个月内,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开展救助。首先在人员保障对象上有所突破,不再受户的限制,解决家庭中个别人因特殊病失业,或者因特殊原因不能就业,以及其他主客观因素形成的不能申请其他类型政府帮扶的人进行救助。其次对特殊群体的照护进行突破性探索,解决重病失能(半失能)人员、丧独老年人的生活照护等问题,解决低收入单亲家庭中未成年人生活困难等社会关注的问题。第三,对区内所有因病因灾形成的支出型困难进行全面帮扶,对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自费部分进行财政性资金救助,对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自费药和医疗费用,经第三方论证为必要使用,由区慈善会进行全力帮扶。第四,对困难家庭未成年儿童开展普惠性营养补贴发放。第五,对低收入家庭中的住房困难家庭开展住房保障工程,对农村自建房中的困难家庭提供政府协助修缮救助,对拆迁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不超过五万元的适合基本生活的简单家装救助。

目前惠山区以政府买单或者政府补贴的形式为全区人民购买了一系列商业保险,以“慈福”民生系列保险为主体,全员参与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低收入家庭人身意外伤害险,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等,帮扶低收入家庭购买“和谐家园”综合险。这些保险有力地支撑了社会救助工作。同时鼓励群众间开展互助互济活动,引导居民在本村(社区)或单位内部开展帮扶。鼓励社会组织参与众筹帮困,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募集所需救助资金,对解决困难形成有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