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工作的目标任务,既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精神,又探寻了新阶段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水平的政策路径。为帮助准确把握《意见》出台的相关背景、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省民政厅作如下解读。
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江苏省顺应“四化同步”发展规律和乡村振兴要求,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建设了一批统一规划设计的新型农村社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设施配套、整治改善环境、优化治理服务,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城市社区相比,新型农村社区还存在共建共治合力不足、居民群众参与能力不强、社区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特别是有些地方多村混居、城乡交错、外来人口多等现象带来了新的治理难题,亟待完善制度措施,提升治理服务水平。2020年,省民政厅在深入调研、召开专家咨询会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服务的意见》,征求了各设区市和省级有关部门、单位意见,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后,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于2021年1月28日印发。
二、主要内容
《意见》分四个部分共12条。
一是明确了总体要求。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大力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明确了到2025年及2035年的发展目标。
二是健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分别从强化农村基层党的领导、理顺社区管理关系、做优网格化治理平台、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优化“三资”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夯实基层群众自治基础,破解社区管理、“三资”管理难题。
三是健全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分别从加强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村社区应急治理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以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配置、优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方式,有效拓展和提升社区服务层次。
四是健全新型农村社区保障体系。重点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着力解决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相关问题,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服务提供良好保障。
三、主要特点
《意见》紧紧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讲话精神和中央部署,聚焦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新要求新举措,重点突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要求,紧扣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按照现代治理理念、路径、方式着力解决新型农村社区突出问题,把居民群众和各方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共建美好家园。《意见》力求充分体现中央精神,注重吸收基层经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推进措施:
一是突出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意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原则,突出基层党组织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对各种类型的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治理体系;要求积极推行“一突出四联动”机制,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要求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心聚力解决物业管理等治理难题、带动群众发展乡村产业和社区服务。
二是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强调激发居民群众参与意识,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深化“五个民主”,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社会组织、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途径,落实“四议两公开”决策机制,优化村(居)务公开、村(居)务监督制度,不断增强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切实维护村(居)民合法权益。《意见》把维护村(居)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三资”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强调要明晰农村集体资产权属,及时将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明确到所属集体经济组织,理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关系;强调要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文化广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站)、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体育健身、婴幼儿托育、家政服务等设施建设,鼓励居民群众民主参与公共空间管理。
四是注重创新治理服务方式方法。一方面,坚持和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鼓励各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制度和标准制定,强调激发基层群众的参与活力,将治理服务触角延伸到网格、楼栋;另一方面,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特别对于涉及多村混居情形的治理难题,鼓励积极探索“政经分开”改革,健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