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000802/2021-00116 分        类 办理结果公开 儿童福利 其他
发布机构 江苏省民政厅 发文日期 2021-06-24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082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苏民案复〔2021〕37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索  引  号 014000802/2021-00116
分        类 办理结果公开 儿童福利 其他
发布机构 江苏省民政厅
发文日期 2021-06-24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082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苏民案复〔2021〕37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08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1-08-04 15:46      浏览次数:    字号:【


石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呼吁全社会关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为代表困境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议》收悉,经与省教育厅、省卫健委、团省委、省妇联会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关心!您认真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支出困境青少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我们在实践中将认真学习借鉴。

关于整合资源开展关爱。各部门都高度重视儿童心理健康保护工作,在基层阵地中设置相应职责和功能,比如妇儿之家、文明实践工作站、儿童关爱之家、少年宫等。今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明确“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5月28日,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联席会议的基础上,调整建立了以分管省领导为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着力强化包括困境青少年在内的全体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工作。今年7月,全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相应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全面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届时,整合有关心理关爱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等将具备可靠的机构和制度保障,大幅提升关爱保护能力。下一步,我们将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细化工作要点,制定行动方案,明确具体举措,强化支撑力量中,突出强调整合资源和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困境青少年的获得感。整合各部门资源,统筹开展关爱活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排查、更新服务对象信息;以及在市、区两级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困境青少年群体网上信息平台等需求尤其迫切,已引起各级高度关注。

省妇联表示:一是及时摸排“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情况。组织发动村(社区)妇联执委、巾帼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基层维权工作骨干力量,主动参与社区群防群治,积极排查风险家庭和儿童情况。会同教育部门开展联合家访工作,及时摸排发现困境儿童,特别是“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明确关爱需求,细化关爱措施,有效维护困境未成年人身心发展权益。二是发挥省莫愁心理咨询公益联盟独特作用。通过2021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全省13个设区市在今年内将各建成2个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省莫愁心理咨询公益联盟成员将充分利用好这个服务平台,不断提高专业化精准化服务妇女儿童的能力与水平,为困境未成年人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辅导、情绪疏解和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咨询服务。三是开展困境未成年人关爱活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成长中的实际需求,抓住寒暑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把爱带回家”等关爱活动,通过心理疏导、亲情关爱、学业辅导、安全指导等关爱服务,增强留守困境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团省委表示:一是将建设10000间“梦想小屋”。针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群体居住条件简陋、生活设施缺乏的实际状况,按照“三面改造、六物到位”的建设标准和“四必须、四保证”的建设要求,依托原有居住房间进行规划装修,利用两年时间,在全省建设10000间“梦想小屋”。二是认真落实三项结对机制。严格落实“‘一对一’结对、月常态走访、季集中关爱”制度安排,组建“1+3”模式的帮扶团队,即1名关爱对象由1名团干部、1名少先队辅导员、1个志愿服务或心理关爱类社会组织共同结对,每月定期走访了解关爱对象学习生活状况,每季度依托希望来吧、青年之家等基层阵地开展集中关爱活动,实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一帮到底。三是实施六个关爱项目。围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群体需求,每年度策划开展“心理课堂、爱心暑托班、实现微心愿、暖冬行动、悦读计划、爱的回音”等“春夏秋冬知行”6个重点关爱项目,切实将帮扶和关爱送到每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身边,实现常态化跟踪服务。

关于注重发挥学校关爱困境青少年的重要作用。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在教育保障、维护身心健康等方面做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全力做好困境青少年学生控辍保学工作。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困境学生辍学情况,研制出台多个控辍保学工作政策文件,压实地方和学校主体责任,建立月通报和监测制度,精准控辍到校到人头,重点抓好困境学生控辍,采取逐个劝返的方式确保学生返校就读,实现在册在账疑似辍学学生全部动态清零。同时,对返校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结对辅导、关爱帮扶,努力让他们“学得进、留得住”。二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健康教科书,对困境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在部分地区和学校试点建立困境青少年学生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三是强化关爱帮扶。组织各地各校结合困境青少年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开展“亲情关爱”活动,如各地广泛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活动,组织在职教师、退休老教师等与困境青少年学生“一对一”结对,对他们进行学业辅导和亲情关爱。下一步,教育部门将认真履行职能,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坚持控辍保学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巩固劝返复学成果,全力防止辍学新增和反弹,保障困境青少年学生全部接受义务教育。二是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困境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测,为每个重点对象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安排班主任、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对其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及时排查、解决其心理问题。加强团体辅导和教育,帮助困境青少年学生更好融入集体生活。三是进一步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家校沟通,依托家长学校等平台对困境青少年学生监护人进行教育引导,常态化开展“家访”,在严格保护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及时了解掌握困境青少年学生家庭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其家庭教育困难,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水平。四是广泛组织开展关爱帮扶活动。积极宣传推广“争做教师妈妈”“大手拉小手”等活动,组织引导各地各校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暖心关爱工作。

关于组建专业心理团队。2018年,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方案》,苏州市被确定为国家级试点地区,我省还将南京市溧水区、无锡市梁溪区、徐州市铜山区与邳州市、常熟市、南通市通州区、东台市等7个县(市、区)列为省级试点地区。2020年,我省又新增常州市金坛区、灌云县、淮安市淮安区、仪征市、丹阳市、兴化市、宿迁市宿豫区等7个县(市、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全省省级试点县(市、区)达14个,覆盖所有设区市。各试点地区积极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人才信息库,完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推进心理健康宣教及服务。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我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中,27.51%村(社区)建成心理辅导室或社会心理服务场所;100%高校按1:4000师生比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92.75%中小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2172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100%的精神专科医院开设心理门诊,57.66%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心理门诊;所有试点县(市、区)均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开设心理援助热线,开展多种形式科普宣传,共举办各部门各行业心理健康知识讲座199场次。100%乡镇(街道)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苏州市和无锡市梁溪区还开展了抑郁症防治、老年痴呆症防治等特色项目。

下一步,将大力推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的经验,在全省推动形成政府牵头,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有力有序推进全社会各类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强化部门联动,联合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加强人员队伍培训,为困境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援助服务工作。

关于街道社区加强对困境青少年的心理关爱。省政府连续四年将儿童“关爱之家”建设列入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建成符合省级标准并投入运行的“关爱之家”共618个。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基层民政部门,依托乡镇儿童关爱之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专业的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对事实无人抚养等困境儿童开展心理关爱服务。

总之,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几点建议很有建设性,我们将在工作中认真予以研究和吸收,有效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存、健康和发展等权益,推动全省儿童福利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再次感谢您对儿童福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民政厅

2021年6月24日

联 系 人:王雄力

联系电话:025-83590472

抄    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