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2021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新闻通气会。
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是江苏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平台。2021 (第十届)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由江苏省民政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省分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举办,江苏贸促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承办,拟定于10 月 9 日至 11 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今天,五家主办单位共同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大家介绍2021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出席今天新闻通气会的有: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省贸促会副会长丛苏峰,省工信厅信息化发展处处长赵卫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一级主任科员陈爱华、省残联康复处处长季本桂。
首先,请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同志介绍养老服务相关情况。
沙维伟(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衷心感谢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一直以来对江苏养老服务的关心支持。从2012年至今,江苏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9年来,江苏老博会的展会品质不断提升、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促进国内外养老服务领域合作交流、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品牌、推动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0月9-11日,2021(第十届)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即将盛大开幕。本届博览会由省民政厅、省贸促会、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和省残联五家单位共同主办,充分展现了各部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合力打造江苏养老服务“金字招牌”的使命与责任。借本次新闻通气会的机会,我简单介绍江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全省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是基本保障更加有力。注重保障困难老年群体基本生活,全省21万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应养尽养。省级层面公布《江苏省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全面落实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十三五”以来累计发放80周岁以上老年人尊老金70亿元、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护理补贴28.8亿元。将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推进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二是有效供给持续扩大。全省共建成各类养老床位74.3万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8万个,街道日间照料中心589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7000余个,累计260余万老年人接受上门服务,“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29.32万张、占比63.74%。创新“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链式养老”等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协调发展新模式。完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机制,8个设区市建立了长期护理(照护)保险制度。
三是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连续4年实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提升养老机构综合管理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15万人次,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员激励制度。民政厅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全国首家本科起点的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成立省级养老服务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一批省级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加快养老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出台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实施办法,营造安全放心的养老服务发展环境。
四是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深入推进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全面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十三五”期间省财政下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42.2亿元,带动市县财政投入超过130亿元,并将养老服务纳入省级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全省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床位超过全省床位总数的70%。我们评定了17家省级养老服务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和21家省级养老服务创新示范企业,充分发挥了养老服务在畅通省内经济大循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不断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而且能推动消费和促进就业。“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构建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促进养老服务与先进制造、建筑设计、信息通信、健康养生、文化旅游、金融保险、教育培训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支持养老服务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发展一批养老服务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专业化养老服务产品生产研发基地建设,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和聚集区。促进老年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壮大银发经济产业规模。
各位媒体朋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本月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提出“积极建设更加优质更加充分更加均衡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苏适养老’服务品牌”。下一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深入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围绕构建“普惠高水平、供给高质量、享老高品质”的“苏适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十四五”时期江苏养老服务再上新台阶。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是推动江苏养老产业的重要平台,为推动我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放大老博会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效应,省《“十四五”养老服务规划》将高质量建设并举办好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列入重要内容。
希望在座及广大新闻媒体朋友们能够热情关注、大力支持、积极宣传。热忱欢迎大家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对本届老博会进行深入采访报道,向社会公众和老年朋友传递“苏适养老”的新思路、新亮点、新成果。
谢谢大家。
林莉(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谢谢沙厅长,下面请省贸促会副会长丛苏峰同志介绍博览会有关情况。
丛苏峰(省贸促会副会长)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省贸促会(省国际商会)副会长大家上午好!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了九届。九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办展方向,围绕养老服务这个主题,精心打造品牌展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江苏老博会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层次较高、反响较好的知名养老展会之一。第十届老博会将在展览展示、展会服务、配套活动、媒体宣传和观众组织方面全面提档升级。现在我介绍一下本届老博会基本情况和特色亮点。
一、本届老博会基本情况
第十届江苏国际老博会将于10月9日至11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A、B馆举办。本届展会由江苏省民政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省分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主办,江苏贸促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承办。本届老博会以“苏适养老,引领未来”为主题,邀请来自国内以及英国、德国、瑞士、荷兰、日本、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企业参展,集中展示机构养老、康复辅具、养老智能技术、老年产品用品、养老人才培养培训等内容,展示规模12000平方米。展会同期将举办高峰论坛、圆桌对话等多场配套活动。老博会自2019年以来,首创“3+362”办展服务模式,已组织了30余场的线上线下展商沙龙活动,为养老企业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行业赋能,取得了良好的办展成效。
二、本届老博会特色亮点
一是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举措,安全办展、安全观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会展行业受到了很大影响,老博会能够如期举办,离不开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企业的多方支持配合。为顺应疫情防控需要,本届老博会将继续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办展的模式,运用数字化手段,同步推进政企对接、产学对接、企业交流和洽谈,全力提升办展效果。为确保展会顺利进行,老博会组委会设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分设健康管理组、健康宣教组、后勤保障组、应急处置组。认真落实防疫规定,采用大数据监测、视频巡控等科技手段,对参展参会人员进行前期健康排查、会议期间身份识别和查码测温;同时加强展会现场巡查,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到实处,不留死角。
二是主办单位阵容增强,多角度展示养老发展成果。本届江苏老博会组委会邀请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参与主办,三家新进的主办单位将与省民政厅、省贸促会携手联合办展,从智慧养老、养老服务标准化、养老服务质量认证等方面持续为行业赋能,同时扩大了康复器材、辅助器具的展览展示,力争做到展出内容多元化、专业化,全面推动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交流融合。
三是名企名品云集,国际化程度与规模创历史新高。本届老博会名企云集,九如城、安康通、银城、朗诗、天与、新城、天泉湖、苏豪、福康通、点点信息、悦华安养、江苏悦心、迈特望、中科西北星、建行、心诺、新盛、互邦等国内知名企业集中亮相。国际展区面积近1000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共邀请来自英国、德国、瑞士、荷兰、日本、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的企业参展。英国利洁时集团、瑞士索诺瓦集团、德国德乐仕采暖系统、日本丰田、创心会、以色列维特尔等60多家外资企业亮相老博会,将为广大观众展示全球化的创新养老服务与前沿的适老化产品。
四是精心打造体验馆,展示前瞻性家庭适老化新场景。老博会组委会在本届展会现场打造了一座“品质养老生活体验馆”,体验馆以样板间的形式充分展示当代老年人高品质的居家生活场景,馆内设老龄化体验区,带领参观者穿越时光隧道,体验老龄化的面貌及身体活力。体验馆通过展示适老化家居用品及当下前沿的养老服务理念与产品,构建真实的居家品质养老生活,让参观者能够沉浸式了解并体验。
五是新增养老锦鲤,创新直播活动,广泛吸引各方参与。本届老博会期间好逛好玩有惊喜,每天将抽出养老锦鲤。“养老护照”将首次出现在本届老博会现场,通过趣味纷呈的互动方式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参与,线上线下每天同步抽出“幸运养老锦鲤”。组委会准备了惊喜好礼,从智能手环到餐饮休闲,承包幸运观众的健康娱乐休闲生活。大家可以通过“江苏国际老博会”、“南京头条”微信公众号了解活动详情。此外,直播间迎来新玩法,本届老博会将继续在现场搭建专访直播间,以新颖有趣的方式迎来受访行业嘉宾,每天各时段均有专访活动,受访嘉宾以拆盲盒的形式随机抽取问题并回答,专访将在“南京头条”新浪微博以及老博会微信公众号进行云直播。
各位朋友,江苏老博会前九届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包括企业界、新闻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当前在更高起点上加快推动江苏老博会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和参与。在此,我谨代表老博会组委会,诚挚邀请在座各位媒体朋友参加第十届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共襄养老服务盛举,见证新征程,分享新收获,谱写新篇章!
谢谢大家!
林莉(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谢谢丛会长。下面,各位记者朋友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说明所供职的媒体。
江苏卫视记者提问: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龄产品需求快速增长,老龄产业发展迎来很大好机遇。请问我省在老龄产业布局、老龄产品培育方面有什么样的打算和安排?
赵卫强(省工信厅信息化发展处处长):老龄产业涉及方方面面。按照国家最新的养老产业统计分类,分为12大类、51个中类、79个小类。这里面主要包括老龄产品制造、健康养老服务、养老设施建设。这个产业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做体系化布局,也需要各级各部门合力推动。
老龄产品关系到千家万户。为老年人群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老龄产品和服务,是我们工信部门的重要职责。我省制造业发达,产业门类齐全,具备发展老龄产品产业的基础条件。总的考虑是:重点实施“三品”行动,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创建产品品牌,目标是提升产业供给能力,激发产业内生动力,打造完整的产业体系。初步估算,到“十四五”末,我省老龄产品产业能达到5000亿左右规模,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第一,增品种。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老龄产品也在不断创新升级。我们根据各地产业优势在这个领域做了全新布局。“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发展智能化日用辅助产品、适老化环境改善产品、功能性老年服装服饰、安全便利养老照护产品、康复训练及健康促进辅具等5个细分领域。譬如,可穿戴设备能够解决远程健康管理问题,看护机器人能够满足居家养老照护需求,智能康复设备能够提升康复训练效能。
第二,提品质。“质量可靠、安全第一”是老年人对产品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提高技术含量和标准化水平,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产品。目前我们江苏制造业已有1300多家智能车间和40多家智能工厂,对整个老龄产品产业的提质增效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在老龄产品制造企业全面推行智能制造和个性化定制,在老龄产品中嵌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精益制造、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手段确保产品品质。
第三,创品牌。品牌是用户对产品的认可。打造知名度高、广受欢迎的本土老龄品牌是我们的主攻方向。目前我们江苏已经有了一些如鱼跃、科沃斯等好的品牌。下面我们还要不断加大品牌建设力度,重点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争取更多老龄产品进入国家创新消费指南和推广目录。开展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建设老龄产品线上线下融合体验中心。组织企业做好品牌运营和产销对接,让江苏老龄品牌成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首选。
第四,强链补链。老龄产业是朝阳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打造老龄产品优势产业链,将加速带动江苏老龄产业发展。我们正在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梳理一张产业链图谱,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建设一批园区载体。针对我省老龄产品产业链强弱项,制订锻长板、补短板推进方案。组建智慧健康养老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突破生物传感、柔性显示、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创建10个左右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老年用品特色产业园区,形成江苏老龄产品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的新格局。
扬子晚报记者提问:为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我省在养老服务标准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爱华(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一级主任科员):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民政厅等部门,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出台政策、制定标准以及开展标准化试点,取得不错的成效。一是出台《江苏省“标准化+”行动计划》《江苏省民政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等领域标准化建设;二是围绕养老服务提供、服务环境、服务人员等方面加快标准制定,相继发布实施《智慧养老建设规范》《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规范》《养老机构入住评估服务规范》等10项地方标准;三是全面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建设苏州市姑苏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南京市点将台社会福利院等20个国家级和省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省民政厅,在技术组织建设、标准体系和标准化试点示范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一要加强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指导省民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善相关举措,充分发挥在研究制定标准、推广实施标准和培养标准化人才等支撑作用。二要不断完善标准体系。落实民政部、国家标准委《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要求,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研究,进一步梳理标准研制清单。指导我省养老服务机构制定养老服务地方标准,推动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指导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服务质量相关团体标准制定工作。三要大力推进标准化试点示范。在养老服务领域,新建一批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贯彻实施并推广养老服务标准,切实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系统梳理总结我省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化水平提升。
现代快报记者提问:请介绍一下省残联开展的辅具科技改变生活项目情况。
季本桂(省残联康复处处长):为推动残疾人“就近就便、高效快捷”获得辅具服务,今年5月省残联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江苏省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暂行办法》(苏残规〔2021〕1号)文件,办法明确了享受辅具购买补贴的对象,规定了辅具补贴的申请程序和时限要求,方便了残疾群众及时获得基本型辅具,提高了残疾群众对辅具服务的满意度。
随着科技创新,一些新型辅具在对残疾功能的补偿方面作用突出,对提高相应残疾群体的生活质量可以起到关键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上,目前出现了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残疾人群和社会公众对新型先进辅具的认识不够,不会选择适合自身的辅具,造成辅具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应用。二是相对于残疾人的需求,目前新型技术在残疾人辅助器具应用方面还存在差距,整个产业的技术研发对残疾人需求的响应度不高,残疾人很难在市场上找到符合其需求的优质辅具产品。
为此,省残联在解决了残疾人基本型辅具需求后,今年又开展了“辅具科技改变生活”项目,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残疾家庭、残疾人服务机构适配新型辅具,让受助残疾人在就学、就业、生活自理方面有明显改善,让受助机构在残疾人洗澡、移位服务方面质量有明显提高。目前项目主要集中在肢体和听力类应用辅具,省残联今年已投入了300万元,明年计划投入200万元,未来还会追加投入。省残联计划通过项目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残疾人辅具认知度,促进辅具产业创新研发,推动残疾人充分参与经济社会生活,保证残疾人同其他社会群体一样享有基本权利,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