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000802/2022-00057 分        类 办理结果公开 儿童福利 其他
发布机构 江苏省民政厅 发文日期 2022-06-20
标        题 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043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苏民议复〔2022〕20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索  引  号 014000802/2022-00057
分        类 办理结果公开 儿童福利 其他
发布机构 江苏省民政厅
发文日期 2022-06-20
标        题 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043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苏民议复〔2022〕20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04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07-11 16:04      浏览次数:    字号:【


周相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群策群力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的建议》收悉,经与省公安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妇联、省司法厅会商,现答复如下:

第一,在织密“工作协同网”方面。以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为抓手,全面加强对全省未保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整体布局,严厉查处整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切实保护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一是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作用。省政府于2021年5月28日批准成立了由36个成员单位组成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截止2021年6月30日,全省13个设区市、95个县(市、区)全部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委员会),在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未保协调机制全覆盖。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民政厅,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及时下发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未保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4个文件,明确工作重点,探索建立个案会商、联合调研、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推动协调机制高效运转。5月初召开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下发2022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点等文件,部署安排校园安全与防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困境儿童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强化成员单位协作,打通数据壁垒,推动完善跨部门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六大保护”紧密衔接,形成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合力。二是开展执法检查等专项整治行动。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在重大节假日期间,都组织开展网络文化市场专项集中执法检查、网络文化市场净网集中行动、“护苗”专项行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专项整治。2021年组织4轮网络集中巡查活动,累计巡查网站平台21716个次,其中公众号939个次,APP3082个次,处理省新闻出版局移交的网络游戏防沉迷问题线索71条。全省网吧通过内容监管软件拦截非法网站、非法游戏等有害信息77524638次,对上网人员实施防沉迷提醒21607161次。全省查处互联网上网营业服务场所、娱乐场所违法接纳未成年人案件264起;查处网游游戏、网络动漫等网络文化案件50起。多起典型案例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大中央媒体集中报道。全省博物馆全年接待未成年人10415952人次,开展青少年专场教育活动10838场次。

第二,在织密“法治教育网”方面。一是深化法治副校长工作。深入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施法治课教师网上培训计划。省司法厅认真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遴选、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律师等担任法治副校长,并将法治副校长履职情况纳入普法考核内容。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全面推广“法治第二课堂”,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二是完善未成年人协同救助机制。认真落实省司法厅、省高人民法院、省民政厅《关于加强社会救助对象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加强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以及社会救助、社会服务、诉讼服务的有效衔接,建立健全转介衔接机制,构建综合救助格局。对涉及未成年人抚养费纠纷、抚养关系变更、监护资格撤销等民事诉讼,协助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支持省、市法律援助基金会设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第三,在织密“家庭守护网”方面。近年来,省妇联积极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法律法规,多方协同、综合施策,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儿童受伤害事件发生,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一是推动落实家庭监护的主体责任。2019年以来,省妇联联合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组建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手机版),为广大家长普及科学家教理念和知识,持续推出“让家更有力量”家庭教育系列微课,组织广大家庭线上学习“父母监护法律课堂”“父母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等专题课,加强与省“名师空中课堂”家长学习平台深度融合,把先进的儿童观、现代的监护理念、成功的家教方法送进千家万户。2021年,省妇联积极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在全省建立了639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社区,指导基层探索社区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的“三全”社区家庭教育支持模式,及时发现报告解决留守、困境、单亲、重组等家庭的个性化问题。省妇联用好省财政扶持妇女儿童工作专项资金,开展省妇女儿童和家庭公益社工服务项目,2022年立项117个,涉及家庭教育的有20个,获得省级财政资助184万。二是推动形成社会保护的多方合力。全省各级妇联利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平台,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妇女儿童之家、女性大讲堂、基层维权站点、各类媒体和12338维权公益服务热线等作用,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深入社区、家庭,发放儿童保护宣传手册,广泛宣传儿童保护的先进理念,传授防范侵害的知识和技能。针对留守、困境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监护不足等状况,联合文明办、教育、民政等多部门持续开展“把爱带回家 送法到家”“守护童年 携手成长”等关爱服务活动,动员各级妇联执委、爱心妈妈、大学生志愿者等爱心人士,组织专家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及“双减”后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三是推动建立司法保护的工作机制。2020年,省妇联联合省检察院下发《关于联合开展亲职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检察院办案过程中发现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履职不当的未成年人父母进行强制家庭教育指导。2021年12月,省检察院联合省妇联等9部门印发《关于切实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通知》,进一步强化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合力,各级妇联组织开展问题隐患专项排查,加强侵害妇女儿童权益问题发现报告,特别是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发现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风险隐患和重点问题,按照风险程度进行分类报告。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后,省妇联联合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等四家单位出台《关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为办案机关落实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加强女童保护的宣传服务。持续开展“护蕾行动”,推广淮安、扬州等地经验,指导各地培育女童保护讲师、成立讲师团,开设“春蕾第一课”“爱护我们的身体”“青春的守护”等儿童自护课程、家长课程,并将课程送入学校、妇儿之家、农村偏远地区,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各级妇联组织招募“爱心妈妈”组建巾帼志愿者队伍,与留守、困境女童1+1结对关爱帮扶,担任“未成年人成长观察员”,常态化开展女童关爱保护。2022年开展精准服务“一老一小”方向公益社工项目13个,申请省级财政资金104万元,将护童服务作为项目主要目标之一,重点关注女童,特别是贫困、留守、单亲、孤儿等群体的实际需求,从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安全防护等方面开展服务工作。

下一步,将充分利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平台,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融入日常工作,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一是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机制。结合实际,抓住未保法落实中的契合点,牵头研究构建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体系,以地方性法规为框架、配套政策为补充、规划为引领,覆盖六大保护“六位一体”的制度体系。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包括未成年人保护的发现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的联动响应机制;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儿童求助的转接、转介和衔接、帮扶救助机制;家庭监护监督机制等。完善督查工作制度,督促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实情况,重点包括发现报告制度、监护落实问题等。推动建立完善妇女儿童侵权案件发现报告、联防联动、舆情应对、关爱服务和督查推进等五项机制,有效预防性侵未成年人,维护女童人身权益。发挥专业社会组织与巾帼志愿者的协同作用,整合强化妇女维权与法律援助志愿团队,为受侵害儿童提供法律帮扶、心理辅导等贴心服务。

二是加强学校、家庭、社区有效衔接。持续推进家庭教育支持服务示范社区建设,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监护人培训指导,增强家长监护主体责任意识。开展“共话双减 共育未来”家校社协同行动,及时总结推广家校联系的典型做法,探索建立社区、学校密切配合的有效渠道,及时发现儿童安全苗头性问题。持续跟进家庭教育公益社工项目,集合专业力量精准全程督导。

三是加强市场经营主体自身建设。积极引导市场经营主体加强自身建设,指导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自律,促进主体转型升级,为消费者尤其是未成年人提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规范网络表演平台经营行为。对网络表演平台采取提升网络表演企业的准入门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内容自审,重点监督互联网文化企业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严格执行未成年人观看时长和消费限制等措施。持续推进“绿色网吧”建设工程。实现全省所有县区全覆盖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绿色网吧”建设工程,继续提高市场经营主体守法经营意识,自觉抵制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行为。加强技术防范手段运用。继续完善全省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装的“经营管理技术监管软件”,逐步完善各监管功能模块,对上网浏览内容实施监管,一旦发现违禁内容即实施屏蔽、拦截或跳转。

四是严查违法违规行为。用好线上线下工作载体,重点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引导家长依法开展家庭教育,营造全社会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查处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歌舞和游戏游艺娱乐场所等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重点监测络表演、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平台、产品,落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措施,严查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害内容,严防未成年人文化权益不受到侵害。在全省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护航”专项行动。将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主题的“放心”行动作为重要抓手,严格清理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扎实开展暑期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青少年版权保护季”行。依法从严查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产品、依法查处幼儿园周边非法文化市场经营场所、严防文化市场经营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加强未成年人参加营业性演出活动执法监管、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加大文化市场暗访的频度和深度,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等问题作为重要暗访内容,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线索,立即下发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查处。严格监督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对侵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江苏省民政厅

2022年6月20日



联 系 人:刘丹丹

联系电话:025-83590449

抄    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