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000802/2023-00051 | 分 类 | 办理结果公开 养老服务 其他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民政厅 | 发文日期 | 2023-06-27 |
标 题 |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184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苏民案复〔2023〕67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索 引 号 | 014000802/2023-00051 |
分 类 | 办理结果公开 养老服务 其他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民政厅 |
发文日期 | 2023-06-27 |
标 题 |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184号提案的答复 |
文 号 | 苏民案复〔2023〕67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184号提案的答复 | ||
|
||
钱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数字化建设,赋能老年人幸福的提案》收悉,经与省工信厅会商,现提出如下答复意见: 一、关于“数据先行,整合优化信息资源”的建议。我省高度重视养老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工作,初步建成融合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对象数据资源的信息平台,实现业务办理、信息归集、日常监管等应用集合,取得了一定成效。2022年,省民政厅印发了《全面推进江苏民政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苏民发〔2022〕9号),着力解决信息化应用覆盖不广、分散建设缺乏整合、数据共享不够充分、智能技术融合不深等问题,大力推进系统集成、多跨协同、共享开放、赋能增效的数字资源系统,加快跨层级互联互通。全省各地民政部门围绕养老服务场景,推出了一批融合创新、协同高效、便民利民的数字化应用成果。但与数字政府建设目标、江苏民政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然存在数据归集不完善、信息互联互通不够充分等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继续推动信息资源整合,着力构建涵盖老年人口、机构设施、人员队伍、服务运营等信息的全省养老服务数据资源中心;搭建融合居家、社区、机构的全省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老人、家庭、社区及机构间信息互联互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为构建“苏适养老”服务体系赋能。 二、关于“规范标准,统筹推进适老化改造”建议。2019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首部省级地方性标准《智慧养老建设规范》,提出了可执行、可量化的工作规范,填补了国内“互联网+养老”服务建设标准的空白。该标准适用于民政部门、养老服务机构智慧养老建设的整体规划、建设管理及效果评估,规定了智慧养老建设的概念模型、系统架构、技术要求、框架功能等内容,从物联感知、网络通信、计算存储、数据融合、智慧应用、安全保障等八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为建立信息共享互通的全省养老服务平台奠定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础。制定了《江苏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苏工信信发〔2022〕470号),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力打造智慧健康养老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技术攻关,扩大产品供给,加强企业培育,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平台支撑,催生一批数字化智慧健康养老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全省共有76家重点企业、86个智慧健康养老优秀产品(服务)进入项目库,其中42个产品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共创建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14个、示范园区1个、示范街道(乡镇)18个、示范基地4个,总数居全国前列。我省数字化智慧健康养老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产品质量与性能持续提升,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持续创新,品牌附加值、市场影响力和消费者认可度不断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相关意见建议,会同工信、卫健等部门,围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系统集成。一是积极推动信息消费标准委员会制定智慧健康养老领域平台、产品及服务的标准,完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流程规范和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全省全面推广应用“金民工程”养老服务功能模块,统一接口和数据格式,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共享运用。三是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向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康复、护理等医养结合机构延伸。四是积极推广应用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加强“互联网+智能设备”的落地应用,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养老需求。五是健全各级民政养老数据平台与当地医疗卫生及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机制,加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共享分析。 三、关于“做强底盘,更好发挥基层社区作用”的建议。近年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不断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着力巩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性功能。《江苏省“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就构建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的“苏适养老”服务体系,优化“身边、家边、周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提出了明确方向。省民政厅等12部门联合出台《江苏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4)》(苏民养老〔2022〕14号),一揽子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江苏省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设置运营规范》《江苏省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运营规范》两项地方性养老服务标准,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立法形式明确新建、已建住宅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面积分别不低于每百户20平方米、15平方米。创新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物业+养老”等服务模式,扩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全省建成并运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1.8万个、标准化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477个、老年人助餐点超过6000个,“15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全省已实现养老服务呼叫信息平台县域全覆盖,接入呼叫系统的老年人可在突发紧急情况时,通过电话、网络、按键呼叫等方式,获得相应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改造提升100个具备日间照料、助餐助浴、全托服务等功能的标准化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 依托现有城市服务资源,改造提升500个社区长者助餐点,让老年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推广社区“银发顾问”,制定服务规范,为老年人量身定制养老服务方案。大力发展社会组织,鼓励专业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着力提升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养老服务三级中心的智慧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老年人基本信息、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信息、养老服务信用信息省域范围共建共享,通过智能技术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四、关于“多措并举,加快提升老年人触网水平”的建议。2021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重点任务清单》,提出了50条分解措施。多部门联合开展“智慧助老”行动,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大学、开放大学,为老年人提供使用智能设备的培训,帮助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手机技术困难。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卫健委、省工信厅、省科协等部门联合开展“老年达人”“智享银龄“等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竞赛,鼓励老年人积极学习智能技术运用,参与赛事。连续四年将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鼓励各地将智能化设备运用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中,为居家养老提供智能化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落实《关于优化民政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通知》(苏民发〔2021〕2号)要求,依托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智能技术应用培训和相关事项代办。动员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各类为老服务组织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操作辅导培训。倡导家庭子女、亲友关心关爱老年人,辅导帮助老年人熟悉掌握常用智能设备的操作使用。鼓励引导更多社会成员立足工作岗位开展志愿服务,主动帮助老年人解决各类场景中应用智能技术的困难,营造家庭社会共同关爱帮助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宝贵建议。 江苏省民政厅 2023年6月27日 联 系 人:陈 栊 联系电话:025--83590533 抄 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