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2024年“民生礼包”来了! 江苏启动实施幸福民政365工程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发布日期:2024-02-06浏览次数:

记者2月3日从江苏省民政工作会议获悉,过去一年,江苏各级民政部门着力兜底线、优服务、惠民生、促发展,在全国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中,江苏再获优秀等次,交出了一份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

据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4.6万人、城乡特困人员20万人,低保平均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47元;开展临时救助16万人次,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更好保障。全省将23.6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纳入定期探访关爱机制;关爱保障困境儿童47.13万人,2.8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实现委托照护协议签订和监护职责履行全覆盖。

“一老一小”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关切。江苏去年加快推进“苏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省共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8万个、运营各类老年人助餐点8145家,为330万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全省创建55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有力保障原居享老、社区安老。全省在业养老机构数量达到2235家、设置机构床位40.8万张,持续优化机构颐老。着力完善“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25家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全部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依托信息系统实现困境儿童线上分级分色评估,动态监测、四色管理。改造提升并投入运营120个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江苏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谢晓军表示,本轮机构改革后,民政部门职能更加聚焦、空间更加广阔,新征程新使命,全省将组织实施“幸福民政365工程”,奋力建设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幸福民政”创造人民群众“幸福每一天”的高品质生活。

下一步,江苏各级民政部门将履行好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兜底保障职责、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的牵头统筹职责和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服务的保障职责,打造苏扶助困、苏适养老、苏童成长、苏社有为、苏慈大爱、苏服万家等六大品牌,从文化铸魂、法治立规、人才强基、智慧提效、安全筑底等五个方面,为江苏民政事业“走在前、做示范”固底夯基、保驾护航。

谢晓军表示,2024年,江苏民政系统将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重点实施兜底保障夯基、老龄事业协同、养老服务提质、儿童关爱守护、社会组织培优、公益慈善促进、专项事务便民、地名文化保护等“八项行动”,持续优化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在基本民生保障方面,江苏今年将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常态化开展监测预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适度提高低保标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1.3倍。加快发展服务类救助,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开展多元化慈善帮扶项目,为困难群众提供多样化救助帮扶。

ce72240cc12bb50db069ade4d554eb5.jpg?x-oss-process=style/w10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户籍老年人口已突破2000万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艰巨。作为机构改革后承担老龄工作牵头职能以及具体养老服务工作的部门,民政部门将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部署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任务。开展“舒心助餐”专项行动,改造提升500个城市社区助餐点和100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加强对养老机构服务的监管,2024年底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要达到69%。夯实养老人才队伍基础,在率先设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开展首次评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完善养老服务人才补贴、激励、褒扬政策。

在儿童福利方面,今年江苏将提升特殊儿童群体关爱服务质量,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按照示范性标准改造提升120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开展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加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建立基本关爱服务清单,拓展关爱服务内涵。

1166057ef4da5508a2232b8d1ee998c.jpg?x-oss-process=style/w10

2024年,江苏民政部门还将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发展慈善事业。聚焦“苏社有为,助力发展”,举办第五届全省社会组织展示交流会。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推动“十个一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对口支援协作和助力乡村振兴,参与促进稳岗就业。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加快培育多元慈善主体,鼓励设立社区公益基金,加大慈善信托发展力度。 持续实施“阳光慈善”工程,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提升慈善组织公开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

此外,在地名服务、婚姻家庭服务、殡葬服务等专项社会服务领域,今年,江苏民政将持续优化服务流程,精简工作环节,压缩办理时限,便捷办理方式,努力让服务对象享受到最舒心最省心最贴心的服务。2024年计划新建改扩建100个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鼓励各地拓展惠民殡葬范围和内容。深化婚俗改革,打造具有特色人文环境的结婚登记点、颁证基地。打造100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建立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体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