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办好小食堂 服务大民生 切实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能力水平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4-04-19浏览次数:

近年来,宜兴把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扩大服务供给、保障服务质量、加强安全监管,着力解决老年人特别是空巢、留守、独居老年群体“吃饭难”问题,把服务情怀“盛”进老人餐中。

一、初步建立广覆盖的助餐服务网络。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推动城乡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不断提升。一是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惠老助餐攻坚行动的实施方案》,从实施原则、设置布局、基本标准、服务模式、配送网络、监管机制、补贴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保障老年助餐服务安全有序。二是硬件设施逐步覆盖。将各镇(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作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充分整合镇、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全市310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覆盖率达94.5%,均具备助餐服务功能。三是服务保障持续推进。初步形成社会化集中配送、社区门店助餐、养老机构辐射服务、委托运营助餐机构等4种各具特色的助餐服务模式。“中心厨房+中转配送+社区就餐、送餐、配餐”等符合实际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不断健全。

二、不断加强多元化的助餐服务供给。按照民政部《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和省部署要求,聚焦需求、注重实效,切实提升老年人接受助餐服务的满意感和舒适度。一是注重餐品满意度。老年人在饮食上更慎重、更注重营养平衡搭配,特别是部分患病群体和有特殊就餐习惯老年人,更加需要予以重视。因此,根据市场、季节、营养等综合因素制订每周菜单,每月定期开展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统计和比对,确保群众满意。二是提升服务可及性。将老年助餐服务融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方方面面,向老年人集约化提供包括助餐在内的各类服务。宜兴市湖㳇镇老年食堂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要求,现已打造成集老年文娱服务、助餐便民于一体的综合型老年服务中心。三是聚焦用餐安全感。督促助餐中心(点)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隐患。完善镇村两级配送体系,根据村庄分布、区域订餐数量合理设置二级取餐点,切实提升分餐送餐秩序。

三、逐步拓宽多维度的资金筹措渠道。宜兴探索通过“个人掏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慈善捐一点”的多方支撑、多元参与方式,拓宽资金保障渠道;同时,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分类施策,对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给予差异化补贴,兼顾特困、低保等困难群体老年人,充分体现助餐服务公益性、普惠性。市级层面制定出台《宜兴市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对区域性老年人助餐中心按照实际平均助餐人数给予补贴;镇(街道)、村(社区)积极拓宽资金保障渠道,发动社会力量、慈善力量参与。

四、力促提升多层次的基层治理效能。宜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助餐服务融入“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将网格员的走村入户和分餐送餐有机结合,真正把网格化管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周铁镇充分利用原核酸小屋、老年活动室、日间照料中心等存量资源,科学设置助餐服务驿站,基本形成“10分钟助餐服务圈”;招募村(社区)干部、专兼职网格员、志愿者,组成近100人的分餐送餐AB岗队伍,通过由镇到村、由村到组的分餐送餐,基层工作人员变被动接触群众为主动上门服务,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群众联系更加密切,打通了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