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五五”工作法推进老年助餐提质增效
来源:阜宁县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4-05-20浏览次数:

近年来,阜宁县紧紧围绕“苏适养老”大格局,把提升老年助餐服务作为推动全县养老服务迭代升级的重要环节,探索老年助餐服务“五五”工作法“阜宁实践”,解锁幸福密码,以实际成效擦亮“盐年益寿”幸福养老品牌,让“阜老乡亲”乐享晚年更具质感和温度。

一、围绕“五有”选好点,“小切口”涵养“大情怀”

在老年助餐点的选址上,阜宁县坚持“优选一点、运营一家、辐射一片”,县领导专题会办,县、镇两级专班调研,围绕“五有”选好点,精准布局广覆盖。三年来,全县19个板块建成睦邻点、长者幸福食堂、幸福小院等不同规模的各类老年助餐设施26个,日均提供就餐服务3000余人次。一是民生有需求。实践证明老年助餐点必须选定在民生有助餐需求,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自然村落(社区)或集中安置点。二是集体有积累。老年助餐是老年人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需求之一,是一项高投入、低回报的民生工作,宽裕的集体经济积累是老年助餐持续良性运营的有力支撑。三是支书有能力。支部书记的综合协调水平、为老服务意识、敬业奉献精神是助餐点持久运营、管理规范的现实需要。四是干部有情怀。村居干部带着感情和温度的志愿服务不仅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还拉近了党群干群“心”距离。五是村居有资源。弘扬慈善精神,彰显大爱情怀,倡导助餐点辖区内的企业大户、乡贤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捐赠钱物,助力老年幸福餐持久飘香。

二、实施“五共”做示范,“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为努力让老年人享有“身边、家边、周边”的高质量养老服务,阜宁县在推进老年助餐点建设过程中,既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最大限度实现资源集聚化、服务最大化、受益全龄化,呈现完整社区理念,让“小阵地”释放“大能量”。三年来共投入建设、运营等补贴2600万元。一是县、镇、村共谋。在助餐点建设规模上,一张蓝图绘到底。提倡因地制宜,百花齐放,改造提升大、中、小面积不等的老年助餐点,出台差别化的扶持激励政策。二是社、企、群共助。社区、企事业单位、爱心市民群策群力,一盘棋统筹,优选可开办老年助餐点的闲置用房进行改造提升,既压缩了建设周期,又降低了建设成本。三是堂、站、点共建。每个助餐点都要体现长者幸福食堂、睦邻点、未保站、社工站等各类基层民政服务阵地功能元素,设施共享功能互补,一体打造聚力赋能。四是食、康、娱共享。在满足老年人味蕾需求的基础上,更要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健康娱乐需求,一条龙配套厨房设施和日常健身康复及文化娱乐设备。五是老、少、青共融。集聚老人智慧、发挥青年特长、倾听儿童声音,全龄段一站式响应,各取所需,各有所乐。

三、探索“五种”新模式,“小饭碗”托举“大民生”

阜宁县通过近三年来的摸索实践,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志愿帮一点、个人出一点”,着力探索众筹共治的多元化、市场化助餐服务运营“五种”新模式,让“小饭碗”真正托举起“大民生”。一是集体经济支撑型。社区筹办,干部打饭。由集体经济积累厚实的社区运营,财务独立核算,社区干部轮流值班,志愿服务,3年来镇、村共投入800多万元用于老年助餐工作。二是乡贤爱心资助型。乡贤共办,解决吃饭。在辖区爱心企业家、乡贤人士无偿提供服务设施的大力支持下,由社区集体运营。近年来接受社会各界各类捐赠价值150万元左右。三是中心厨房配送型。镇区领办,中心送饭。由中心厨房按规范流程代为加工成品饭菜,及时送到老人就餐点,有效节约了人力和采购成本。四是党员群众合作型。食材自办,搭伙做饭。充分利用村居特色和资源,由集体开辟菜园地,大部分食材自供自给,直接降低了运营成本。五是委托企业运营型。政府主办,企业开饭。由县级或属地镇区主导,委托第三方专业养老服务公司或成熟餐饮企业运营,拓展社会化服务。

四、构建“五堂”生活圈,“小服务”传递“大温暖”

阜宁县不断优化阵地“硬环境”,提升服务“软实力”,主动链接各方资源,全面拓展服务内容、拓宽服务人群,持续构建“五堂”生活圈,打造“阜老乡亲”小服务。一是办好助餐“食堂”。给周边群众提供美味可口的饭菜,特别是让老人、困境儿童等“一老一幼”民政服务对象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服务。二是延伸学习“课堂”。充分挖掘“长者食堂+”运营模式,定期开设摄影、书法、淮剧、儿童学业辅导等课堂。三是开设政策“讲堂”。利用食堂阵地面向基层群众和干部,巡回宣讲各类惠民政策,真正将政策送到百姓身边,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四是形成议事“会堂”。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法律顾问、社区调解员、老干部、老党员到长者食堂参与社区治理工作,让长者幸福食堂成为干群会商议事的会堂。五是打造欢乐“礼堂”。链接社会组织资源,举办文艺演出,让长者食堂变为服务群众的欢乐礼堂,真正做到了食堂礼堂堂堂精彩,为老助老老老和谐。

五、绘就“五常”新图景,“小支点”撬动“大幸福”

阜宁县坚持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并重,突出助餐点场景拓展、对象拓展,努力打造综合为民服务“新空间”,持久绘就“五常”新图景,以“小支点”撬动“大幸福”。一是大门常开。老年助餐点的大门始终敞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民政、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定期上门督导,切实守牢安全底线。二是饭菜常香。聘请老干部、老党员等老年志愿监督员,征询合理建议,监督菜品质量,让老年助餐点的“烟火气”更浓,“饭菜香”更持久。三是活动常办。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餐桌在非就餐时间成为“书桌”、“茶桌”、“牌桌”、“会议桌”,切实把暖胃、暖心的活动办在助餐点,把快乐送到百姓身边。四是服务常在。秉持“服务跟着需求走”的工作理念,融入健康养身、休闲娱乐、心理慰藉、技能提升等服务。五是群众常来。着力将老年助餐点建成老年人助餐馨家园、未成年人保护示范站、志愿者服务新空间、党群团活动主阵地,成为人气最集聚、区域最温馨、群众最向往、社区最幸福的地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