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发展实效——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论述摘编》(下) | |||||||
| |||||||
|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全国民政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推动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到保基本、兜底线、暖民心、防风险、促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切实将思想伟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发展实效。 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恪守民政工作理念,把保障民政服务对象基本权益作为首要职责,把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作为重要任务,不断增强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做好民政工作把党的关怀温暖送到群众身边,为党凝聚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准确把握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发展方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构建以普惠性民生建设为发展方向、以基础性民生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兜底性民生建设为基本职责的工作布局,在强化兜底保障,切实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逐步扩大相关民生保障政策覆盖面,有序推进民生保障由补缺向普惠发展,稳步推进服务对象从特殊群体向所有有需要的群体拓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认真履行各级老龄办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职能,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各成员单位形成老龄工作强大合力,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协调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推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同时,树立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大力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统筹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银发经济,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 精准聚焦提升民政工作水平的努力重点。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群众迫切需求,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理清思路方向、细化工作举措,加强政策供给,强化制度保障,加快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组织、儿童福利、殡葬服务等领域法律法规,强化民政领域相关标准制定实施,促进社会救助更加精准有力、社会福利更加普及普惠、社会事务更加规范高效、社会治理更加和谐有序,以新作为新成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全力落实深化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的战略部署。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对民政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纵深推进民政改革发展,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突出体制机制改革,落实社会救助、老龄和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慈善事业、社会组织管理等改革任务,推进加快建成系统完备的政策制度体系、均衡可及的服务保障体系、规范有力的监督管理体系、协同高效的社会参与体系,切实增强民政工作内生动力。 主动汲取民政优秀传统文化营养。自觉从民政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养分和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扶危济困、尊老爱幼、恤孤助残、厚养礼葬等传统美德;注重守正创新,着力推进民政领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系统谋划加强民政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内容和措施安排,以文化创新引领支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