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儿童权益保护网 推动儿童福利新提升
来源:泰兴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5-02-13浏览次数:

近年来,泰兴市把儿童关爱保护作为体现民政民生温度的重要工作,持续推进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等任务,成功打造“泰幸福·伴成长”品牌,儿童福利和权益保障不断取得新突破。2022年我市入选省“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建设试点地区,2024年获批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

一、突出全局思维抓统筹。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将儿童福利事业作为推动全市人口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列入全市重点民生事项,市政府定期听取工作情况,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督促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有效落实各项重点任务。二是健全工作体系。由点及面推进服务机构建设,全力构建“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中心+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村居儿童关爱之家”三级工作网络,引导社会力量充分参与,乡镇(街道)儿童关爱机构实现全覆盖,累计提供各类关爱服务近6000场次,涵盖儿童保护、成长、发展全周期。三是强化要素支持。把落实儿童福利作为基本民生事项,本级财政优先保障。2019年以来累计发放困境儿童保障资金5756.56万元,惠及10.79万人次。配齐配足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基层儿童工作者业务水平,助力儿童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发展,2名儿童主任在全省实务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

二、坚持精准理念强服务。一是广泛宣传引导。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纳入普法工作规划,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提高知晓度,增强儿童自护能力。定期选树表彰先进典型,提升全民优先保护儿童的意识,营造保障儿童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深入走访摸排。高标准落实三步排查、四色管理、N重关爱的“3+4+N”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机制,综合运用“网格化+铁脚板+大数据”,强化信息监测比对,“一人一档”建立数据库,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困境儿童应保尽保率达100%。三是精准分类处置。结合泰兴实际,细化“八星工程”实施方案,出台《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和关爱服务办法》,设置“红、黄、蓝、绿”四级预警,精准落实个性化关爱和帮扶措施。强化“六位一体”保护,对涉及儿童的报案或违法犯罪活动,以零容忍的态度“优先受理、优先出警、优先立案、优先侦办”,形成有力震慑。

三、紧扣儿童需求谋创新。一是创新社会参与。围绕儿童工作专业化需求,以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形式,广泛动员专业社会力量参与,17家镇街未保工作站全部引入社工组织,常态化提供课业辅导、法治教育、安全宣传、心理咨询等5大类“物质+精神”“生活+心理”关爱服务,累计服务儿童3万人次。成功入选省社会组织优秀案例4个、省优秀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2个。二是创新阵地载体。围绕儿童工作多元化需求,积极打造资源丰富、项目完善、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未成年人社会践习教育阵地,培育成长护航基地22家,其中3家建成省“苏童成长”社会践习基地示范点。三是创新关爱项目。围绕儿童工作差异化需求,鼓励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发展个性项目,充分满足不同儿童现实需要。面向留守女童,634名“心蕊妈妈”结对帮扶,“心蕊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获评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面向失足未成年人,启动“聚光行动”,打造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模式;面向流动儿童,试点开展“小银杏”融入计划,帮助全市636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面融入城市生活;面向困境儿童,开展“泰幸福·情暖童心”微心愿认领行动,实施“小小的幸福”项目260个,儿童群体获得感不断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围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前瞻性思考、整体性推进,创新落实“幸福民政365工程”,为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泰兴经验、泰兴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