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玩”出新花样 江苏南京社区“云服务”实现“24小时不打烊”
发布日期: 2019-02-02 09:30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微信群可以用来做什么?聊天、抢红包……在南京市栖霞区,微信群却被“玩”出了新花样。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以微信群为载体建立起线上治理综合平台,并与线下网格相融合,居民打开微信即可参与社区事务、随时在线“发声”。在此基础上,各微信群内又植入了“小栖”智能机器人,在优化前台为民服务的同时,还可在后台自动生成环境卫生、医疗教育等十类社情民意“数据集”,为提高治理效率和质量提供科学化数据支撑。

 

如今,智能机器人“小栖”在栖霞区已经家喻户晓

  数据显示,栖霞区“掌上云社区”目前已建群901个,超过17万居民进群,每月产生有效交互信息30多万条。根据对近8个月240多万条居民聊天有效信息的分析研判,《2018年度栖霞区“掌上云社区”大数据民情报告》也新鲜出炉,为政府治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民意支撑。“掌上云社区”作为栖霞区社会治理改革实践的构成之一,成功入选“中国样本——改革开放40周年经典案例”。

开放最后一公里 “加群”就能参与公共管理

  自2016年10月份起,马群街道宁康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郑蓓蓓的工作模式发生了新变化。以往她每天走街串巷,收集居民诉求解决问题,但“买账”的依然是少数;如今她的工作从线下挪到了线上,打开微信接收居民诉求,实时在线回复居民的咨询。“单元门口安装净水器的通知是社区贴的吗?可不可以办理?”“不是的,这是虚假信息,请大家注意哦……”她的办公室里,微信的“滴滴”声不时响起,一个个居民疑惑被逐一解答,一件件居民诉求也被逐一获取。

  郑蓓蓓告诉记者,目前社区微信群里已经集聚了上千位居民,除了2个居民群,他们还成立了社区党员群、残疾人服务群、流动人口服务群等3个专项群。“以前社区里见到的大多都是些老面孔,大部分人平时都要工作,也没空参与社区事务。如今不一样了,大家在群里聊得火热,居民与社区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很多问题就好解决了!”

  作为栖霞区“掌上云社区”最早的发起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闵学勤的初衷很简单:社区治理要开放最后一公里。“之前栖霞区也做过APP,所有网格员在工作时间发现的各种问题可以上传到这个APP上,但是最后一公里没有开放。再多的网格员不如老百姓,要倾听他们当时当刻的认知,让他们能够在端口直接告诉你身边的问题。”在她看来,社会治理的最佳状态是要能及时即刻了解到民意。

  社会治理方式众多,为何盯上了微信群?“群众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应该在哪里。如今社区居民的‘大多数’不在线下,而是跑到了线上。”栖霞区民政局工委副书记冯欣说,打造“掌上云社区”平台选准微信群,就是为了最大程度聚集“大多数”,让社区治理主体不再缺位,实现城市治理的多元参与。以前,社区“一厢情愿”做事,网格人员“疲于奔命”,但群众依然不理解不认可;有了掌上云社区后,党委政府线上直面问题、及时回应,线下迅速解决,网格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融合线上和线下 “群聊”就能办理社会事务

  “全面推广之后我们发现,不是每个社区主任都有这样的积极性,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24小时不打烊’。”闵学勤教授说,到2017年春节以后,“掌上云社区”进入了应用高潮期。一方面,居民觉得有用,不需要跑社区、跑物业,“@群主”就能解决很多身边的问题。但很快新的问题出现了,不少基层干部反映,“负担太重”,稍微不注意群里就有几百条信息,一条条翻过去太费时间,而且容易有疏漏,问题就会堆积。有没有办法帮助他们在不在线、下班时间解决问题?

  2018年3月,“掌上云社区”升级到2.0版,智能机器人“小栖”应运而生,通过对关键词的识别,大批量常态化问题实现了机器人的智能回复。“我住在尧胜村,想坐524路车,车站在哪里?”居民李先生在群内@了“小栖”,立刻就收到了具体的线路规划。除此之外,最大的优势在于,“小栖”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活跃在每个微信群里,针对面广量大的日常问询捕捉关键词实现了“秒回”。

  除了智能回复,“小栖”还链接全区大数据中心,提供补办市民卡等590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项目。72岁的老党员朱明明前不久丢了市民卡,想去街道跑一趟办补卡。经提醒,他发现“芝嘉花园掌上社区”微信群里就能办这个事项。朱明明在群里@机器人“小栖”后,点击弹出的链接,进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选择“市民卡补卡”,拍照填写了相关资料。一周后,社工把新卡送到朱老家中。“‘不见面服务’真方便,‘小栖’机器人真管用。”他说。

  目前,“小栖”月均受理居民咨询约3500条。在栖霞,无论挂号咨询、办证查询、天气情况、生活缴费、社区电话等大事小事,通过“掌上云社区”都能得到反馈,社区“云服务”真正实现了“24小时不打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