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民政局
来源:海安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19-04-04浏览次数:

2018年“情暖学子”助学款发放

近年来,海安市民政局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其他部门单位的大力协作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海安民政人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将现代民政理论与海安民生现状相结合,被评为省级“现代民政示范县”,展现了全市现代民政事业新气象。

一、党建统揽全局,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果

(一)加强政治思想建设

1.抓好十九大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收看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组织开展学习十九大交流讨论活动,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冲刺全年目标,制定明年计划,在履职尽责、服务提升上用心用功,结合“走帮服”活动,积极发挥党员作用。

2.发挥党组班子成员表率作用。 局党组发挥带头作用,党组书记上示范党课,班子成员轮流导学,形成层层示范、层层带动、上行下效、上率下行的良好学习氛围。

3.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教活动。深入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结合“三会一课”,分解学习内容,做到学习有重点、有实效。充分发挥互联网载体作用,利用党员微信群,定期推送学习内容,组织党员观看专题教育片,开展学习研讨交流,撰写心得体会,组织知识测试,进一步优化党员学习效果。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1. 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提升班子建设,调整优化组织设置,注重改善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组织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进一步提升党组织书记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2. 规范基层组织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统一活动日”等制度。注重党员日常教育,党支部每月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不少于1次,每名党员每年参加集中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注重组织生活管理,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平均参与率达98%;注重党内激励关爱,落实党员政治生日制度,开展困难党员关爱慰问,对大病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第一时间慰问。  

3.创新党建活动不断丰富。围绕局机关党组“党建惠民 满意民政”惠民党建品牌,婚登处创建了“倾心架起幸福桥”服务品牌;福利院以“代理儿女”提升服务品质;纪念馆、烈士陵园、联抗烈士陵园以“红色讲解员”加强红色宣讲力度,全系统营造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将关爱困境留守儿童作为重点党建项目,将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惠及全市。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1.作风效能建设抓细抓牢,强化纪律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八项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批示精神。健全防控制度,对风险点逐一排查,形成了自我约束、自动预警、自行纠错的机制,内控制度执行得力,监控有效。强化纪检监察。成立督查小组对作风效能建设专项检查,对落实廉政责任制情况进行暗访检查,做到明察和暗访双管齐下。

2.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局党组书记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逢会必讲廉政问题、作风问题,班子成员结合分工做好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我市民政系统没有出现一例违法违纪事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 “两个责任”向基层延伸,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定期向党组织汇报“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结合“5.10”、算账教育月开展专题廉政教育活动,党组书记、局纪检书记分别上专题廉政党课,严格执行廉政纪律规定,自觉维护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在“年关”“节关”时刻把好“廉关”,做到时时提醒、刻刻警醒,使廉政教育寓教于理。下属单位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被评为省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联抗烈士陵园被评为南通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四)加强法治道德建设

1.加强普法宣传,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制度、干部职工学法制度,把民政业务法规学习培训摆上民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民政干部的法律培训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以执法人员和窗口单位为重点,积极推进普法工作开展。

2.规范权力运行,增强机关行政效能。按照省、市、县三级同权的要求,我局共梳理行政权力145项,同时积极做好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试点将李堡镇、曲塘镇的“老年人优待证办理”工作下放到区镇办理。对情况属实,救助金额不超过500元的困难家庭可直接向区镇民政办申请救助。对全市的民办非企业和社团实行“多证合一”,全面开展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支持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二、抓重点亮点,民政事业展现新活力

1.救助体系方面,一是推进弱势群体“困有所助”。目前,城乡低保标准统一,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20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36元,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525元。二是推进贫困对象“医有所帮”。每年为近两万名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进行补贴,年补贴资金近700万元。对全市因各种重大疾病造成生活困难家庭给予临时救助,救助资金300多万元。三是推进慈善工作“难有所施”。慈善救助广泛开展,实施情暖学子、百户助困、千户阳光、慈善快车、阳光之肾等28项主题救助项目,每年发放各类救助资金千万余元,有效缓解了困难家庭特别是因病支出家庭的负担,成为我市救助制度的有效补充。

2.社会福利事业方面,一是加快推进养老机构发展。全市建有各类养老机构30家,其中医养融合型民办养老机构6家,普通型民办养老机构1家,养老床位1270张。农村敬老院采取“项目建设、以奖代补”的方式全面提档升级,全部达省星级标准,曲塘镇敬老院被评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二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重点推进。开展了街道日间照料试点工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全覆盖。三是居家养老服务呼叫中心建成运营。81812349热线开通并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目前已纳入平台开展上门服务近1000人。四是按时足额发放尊老金,老年人意外伤害险参保率逐年提升。开展“安康关爱行动”,老年人参保率达45%,进一步提高广大老年人的抗风险能力。

3.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方面,全面落实抚恤优待政策,全力做好安置维稳工作。2017年对生活困难下岗、失业转业志愿兵发放专项困难补助金444.435万元;帮助266名下岗、失业志愿兵缴纳了养老、医疗保险。2016年、2017年接收符合安置条件的转业士官13人;组织退役士兵369名参加技能培训,报名参训率95.6%,培训政策知晓率100%。涉军维稳工作总体平稳。扎实推进双拥共建,不断增强军人荣誉感。

4.社会管理创新方面,一是不断加强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市村(居)民自治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和机制,和谐社区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二是创新村民小组“微自治”工作。全市6104个村居民小组“微自治”全覆盖,组织开展农村村民小组议事室和城市社区邻里之家建设试点工作,推动村民自治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全市城乡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建设领跑全省。力推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市所有农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全面建成,95%的城市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建成达标。“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服务水平全省领先。

5.公共服务管理方面,一是依法办理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婚姻登记、收养登记合格率100%。二是深入推进惠民殡葬。殡仪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持续实施惠民政策,每年减免费用近700万元。三是儿童保障工作不断深化。三年来,向全市困境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517万多元。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组织学校老师和村居干部与634名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关爱行动,实现了留守儿童关爱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全覆盖。四是切实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向全市7800余名困难残疾人发放了生活补贴,向1400余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五是地名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开展地名命名和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边界地区平安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