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民”本底色 彰显“政”字担当 全力推动扬州现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扬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19-07-11浏览次数: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注重突出“三个聚焦”,努力兜底线、保民生、创品牌、树形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现代民政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一、秉持为民之心,强化责任担当

一方面,落实举措板扎一当。自2012年与省民政厅签订《共同推进扬州市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合作协议》以来,连续七年将阶段性任务列入当年市委、市政府民生“一号文件”,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逐月、逐季进行督查。市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靠前指挥,民政部门主动担当,各地各部门协调联动,圆满完成了厅市合作既定目标任务。另一方面,创新工作成果丰硕。加强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型,广陵区于2014年在苏中苏北率先创成省现代民政示范区,2018年全市三区三市(县)全部建成省现代民政示范市(区)。“社区网格化治理3456工作法”“民小爱文化品牌建设”等6项成果获评全省现代民政建设优秀奖。市民政局多个项目获市委、市政府年度“特殊贡献奖”“工作创新奖”。市福彩中心被评为“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

二、织牢兜底之网,做实民生保障

一是突出脱贫攻坚“力度”。将全市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至月人均680元,并全面提升临时救助等保障标准。创新推行“5+X扬善民生系列保险”救助,建立完善“急诊救助”机制。率先在全国推进急难救助,成为全国最早出台专项救急难政策的设区市和全国“救急难”综合试点单位。二是突出特殊关爱“温度”。建立健全优抚抚恤标准、孤儿供养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社区工作者待遇等自然增长机制,实现民政福利政策同城同步同标。大力开展困境儿童助学,三年来共资助6017名困境儿童助学金1203.4万元。三是突出公益慈善“厚度”。连续多年开展“5.19慈善一日捐活动”,设立“扬州慈善奖”,全国首创“慈善云”捐赠系统,市级慈善基金突破亿元。在“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评估中,获评“中国七星级慈善城市”“中国公益慈善信息透明卓越组织”“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前30强”等荣誉。

三、立足颐养之城,优化养老服务

一是积极应对老龄化,满足养老新需求。大力推进“颐养社区”建设,以嵌入式养老设施为重点,布局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以精神关爱项目为特色,彰显人文关怀品牌,努力构建以“颐养社区”为基础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扬州范例。相关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市人大、政协分别以全会“决议”“主席协商”形式加以推动,民政部充分肯定我市“颐养社区”建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先后两次进行专题报道。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41个颐养示范社区,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助餐点、中央厨房配餐全覆盖。二是服务模式融合化,探索养老新路径。提出“公园+养老”“医疗+养老”“小区+养老”的“3+”融合养老理念,创新推行在新建小区建设一定规模和等级的嵌入式、自持型养老设施建设,在大型生态体育公园周边土地出让中配建20%以上的养老设施,让老年人在公园旁养老、在医院边养老、在小区里养老。三是供给主体多元化,构建养老新格局。坚持倡导“家庭尽责、基层主导、社会参与、政府兜底”的责任格局,积极探索地方个性化养老服务实践。举办首届全市养老服务供需洽谈会,探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合格供应商制度,逐步由“给老年人送服务”向“让老年人选服务”转变。

四、汇聚多方之力,创新基层治理

一是社区治理特色鲜明。在全省率先召开社区建设工作现场会,出台《扬州市社区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创新开展“三社联动”,具有扬州特色的“四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在全省推广。率先实现全市乡镇、街道“政社互动”全覆盖,出台社区减负增效六项规定和社区证明盖章目录。邗江区康乐社区武庄8号楼群自管工作获民政部《简报》专刊推介。二是社会组织百花齐放。打造政社脱钩的扬州样板,实行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成为全国社会组织服务先进典型。四级孵化基地培育成效明显,从2013年起连续举办六届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大赛,共资助各类项目500个,资助资金近2000万元。在全省公益项目投标中,我市连续3年中标数位列全省第一。创新举办了首届社会组织公益项目洽谈会,成功承办全省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三是社会服务扎实规范。出台《扬州市地名管理办法》,专门制订《扬州市历史地名保护制度》,新编的《扬州地名掌故》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地名文化书籍,《柳堡》等地名文化视频获得全国表彰。地名信息录入工作全省领先,被表彰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先进集体。救助滞留人员实现负增长,市区滞留安置落户取得突破,首批99名滞留人员成为扬州新市民,享受同城特困居民保障待遇。

下一步,我市将以此次全省民政会议为契机,致力于兜底基本民生保障,努力解决群众担心的“烦心事”;深化“放管服”改革,多做让群众满意的“方便事”;发展基本社会服务,解决好群众关心的“为难事”,推进我市民政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建设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和“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