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创新创优 聚焦惠民利民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19-07-11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连云港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弘扬苦干实干、善谋善为的良好作风,聚力创新创优,聚焦惠民利民,奋力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坚持高点站位、系统谋划,民政领导机制进一步健全

始终把民政工作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位置予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主要领导对民政工作先后作出7次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民政部门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上做出的积极贡献。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重要民政政策、重点民政事项和重大民政项目,对全市民政工作作出部署,市人大、市政协积极围绕群众关注的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社会治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出谋划策、督查推进。市级层面密集出台民政方面的政策文件35件,从不同角度弥补发展短板,增进民生福祉。对于省里出台的重大民政政策,都能做到市里有实施意见,县区有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市推广“一委三会”社区治理模式的意见》《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聚焦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立足全市实际,化发展问题为发展契机;《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惠民殡葬工作的通知》等聚力民生幸福,彰显港城特色,为全市民生改善与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服务对象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坚持实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各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民政服务对象生活持续改善。市级财政资金对民政的投入逐年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投入41.98亿元,依法保障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全市城乡低保标准由人均每月380元、255元,分别提高到594元、592.5元,增幅分别达56%、132%。推进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和大病救助保险工作,集中和分散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2031元/月、1320元/月。及时足额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3.37万名困难残疾人和1.96万名重度残疾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全市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46家,农村老年集中居住区4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小型托老所、“关爱之家”1410个,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8.1张。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建成7个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市、县(区)全覆盖。推进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尊老金、养老服务补贴、免费婚姻登记、惠民殡葬等制度,为群众送上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三、坚持锐意进取、创新创优,民政工作成效进一步彰显

坚持将民政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努力顺应群众期许,打造了一批工作亮点。“一委三会”社区治理模式先后被评为省社会治理十大创新成果、省首批法治实事项目,《全国社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简报》连续2期专刊刊登,向全国推广连云港经验。赣榆区“离家不离村,村中享天伦”的农村养老集中居住区模式,受到民政部领导批示肯定,省委书记亲临视察,《人民日报》等媒体介绍经验。军政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赣榆区“新乡贤助推乡村治理”被评为“2018年江苏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灌南县“阳光低保”、灌云县“孤儿集中养护教”服务模式、赣榆区“咱们回家吧”项目先后获评全省现代民政建设十大创新成果。全市三县三区全部获评全省“现代民政示范县(区)”。市福彩中心、社会福利中心分别被评为全国民政系统“群众满意窗口单位”、全国“行风示范先进单位”。先后实施五次区划调整,优化区划格局。其中,2013年对全市22个乡镇进行一次性调整,撤并率达27%;201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新浦海州合并,赣榆撤县设区,提升了港产城联动发展的活力和空间。

四、坚持内外兼修、固本强基,自身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8.65亿元,实施民政公共服务项目693个,项目数和投资额创历史新高。列入2013年全市“十大民生工程”的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投资1.68亿元,床位1000张,2014年3月正式搬迁。集8个为民服务中心和多个智能化服务平台为一体的市民政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筑面积33227平方米,投资1.4亿元,2018年投入使用。市康复医院迁建一期工程顺利建成,市人文纪念园、市救助管理站迁建项目陆续启动。投资9亿元新建8个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实现市、县区全覆盖。投资1.4亿元完成全市70个农村敬老院改造和提档升级任务,并且全部办理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手续。这些民生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连云港市民政基础设施陈旧、薄弱的状况。全市基层民政机构建设全面加强,90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民政办,按标准配备管理服务人员360余名,构建了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平台。加大培训力度,培训民政助理、社区工作者、专业社工人才6万人次,全市共有持证社工1148人。

回顾十八大以来我市民政工作的丰富实践,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一是必须着眼全局谋划长远发展。只有主动将民政工作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系统推进,顺应社会趋势与百姓期待,才能找准发展定位,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民政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构筑竞争优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以改革推进民政工作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发展路径、政策制度全面创新,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激活民政事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能。三是必须突出问题导向促进转型升级。时刻保持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着力破解制约瓶颈,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四是必须坚持共享发展改善民生。把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实事落实好,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群众。

下一步,连云港市将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落实全省民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兜底线、谋福利、优服务、促治理”的目标,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在新起点上谱写新时代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