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五度”工作法推进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 | ||
|
||
一是安排部署有“速度”。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制定《镇江市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基本目标、主要内容、实施步骤和责任机制,确保全市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工作规范有序。 二是培训宣传有“深度”。通过集中培训、研讨、考试等形式,对认定重难点工作和相关政策深入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经办能力。借助媒体宣传、张贴公告、电话、微信告知等形式精准发布救助政策,并制作发放政策问答、认定指南1万余份,积极引导困难群众主动申请,扩大社会知晓度。 三是对象摸排有“力度”。全面梳理原建档立卡户、特困职工家庭、近年来申请低保未确认的和动态管理退出低保的对象、残疾人家庭、患大病医疗费用较高的家庭等重点人员信息,全市累计摸排14203户28414人,签订授权核对书1464户,累计推送核对1210户3247人。 四是政策落实有“温度”。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或者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专项救助范围,按规定落实社会救助政策。截至目前,全市已认定低保边缘家庭40户118人,支出型困难家庭1户6人。 五是督查指导有“强度”。采取书面调度、现场指导、实地察看等方式,分别赴8个辖市区开展督导,全面了解掌握各地低收入人口摸排、数据录入和认定工作情况,指导解决基层反映突出问题21个,坚决避免认定不到位和问题反弹回潮。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