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合力创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
发布日期: 2022-01-12 09:20   来源:徐州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徐州市现有未成年人250万余人,约占户籍人口的24%。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连续多年将家庭教育指导、儿童关爱保护等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市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实现了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一盘棋”。

一是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建设。市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基础上,于6月初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各县(市)区也同步完成建立,实现了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机构全覆盖。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市民政局联合市公安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工作的补充实施方案》,细化了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政策。市未保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徐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4个文件,健全了未保领导小组工作制度、部门职责和任务清单,对年底和明年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二是夯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基础。在全省率先把“为特殊困难儿童群体提供政府购买服务人均支出”纳入2021年市对县高质量考核指标,引导各地加大培育专业儿童社会组织开展第三方购买服务力度,重点鼓励购买儿童“关爱之家”运营、困境儿童排查保障及意外伤害和监护险等服务。市儿童福利院“开门办院”已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该院是养育、康复、教育、医疗、社会工作于一体的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邳州和新沂市儿童福利机构积极向未成年人保护机构转型发展。全市先后投入一千余万元,建成省级儿童“关爱之家”76个,为周边1万余名儿童开展学业辅导、安全教育、法制宣传、亲情帮扶等关爱保护活动8000余场次。全市168个镇(街)设立了儿童督导员,2753个村(居)配备了儿童主任,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网络。

三是提升未成年人服务保障水平。每年7月1日提高困境儿童保障标准,目前全市机构养育孤儿每人每月达2643元、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达1719元;明确对于重残重病困境儿童,按不低于社会散居孤儿保障标准的50%发放生活补助费。在全市推广“三步排查”“四色管理”“N重关爱”的“3+4+N”模式,建立常态化“主动发现”和农村留守儿童“1+1+1”结对关爱保护机制,全市累计新增保障困境儿童4734人。市医保局等7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明确把困境儿童全部列入重点救助对象,对孤儿、父母监护缺失儿童和父母无力监护儿童,在救助限额内按100%报销比例救助,困境儿童中的其他对象按70%报销比例救助。市民政局对孤儿年满18周岁后仍在全日制学校就读的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圆梦助学资金,近两年累计发放116万元。

四是优化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今年4月初在“12345”政务热线增设未成年人保护专席以来,已及时受理、处置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诉求1678件。团市委依托青少年宫建设常态化青少年综合服务阵地,线上线下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心理辅导、行为干预和个案帮扶等专业服务,在中小学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法治公开课”24场次,募集社会资金910万元建成715间事实孤儿“梦想小屋”;联合民政部门开展“爱心暑托班”项目,设置61个办班点为1406名困境青少年提供暑期课程及关爱服务。司法部门利用“12348”法律服务、彭城和事佬、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室等平台,依法调处未成年人矛盾纠纷,援助率达100%。市妇联联合教育等部门开展“沉到底”家庭教育走访和“双百”公益讲座进社区、学校等活动,开展重点家庭家访300余次、讲座186场;建立预防性侵女童重点关注对象分类排查机制,摸排重点关注女童15895名;开展“把爱带回家”等困境儿童关爱活动1000余场次;为1050名困境和病残儿童发放少儿病残救助项目、圆梦助学行动等资金260余万元。同时,全市49个村(社区)被列为省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社区,引入了专业社工和家教专家力量,购买13个公益家教项目为社区提供智力和服务支持。

五是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教育部门通过“法治嘉年华”普法宣传活动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力度,并向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发放未成年人保护宣传资料、文化产品1000余份。检察机关定期在学校、社区等未成年人集中地方开展法治巡讲活动、线上直播课、VR体验等383场次,受众8万余人。两级法院发布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13个,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法制讲座、在线法制课堂、法院开放日等92场次,接受教育师生3万余人。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联合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学校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和校园反欺凌、反诈骗、打击“校闹”等专项治理。市文广旅局组织开展网络文化市场“净网”行动,依法查处校园周边市场销售含有淫秽色情、暴力、恐怖、迷信等内容的非法出版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