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我省公布首批两百个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南京入选四十四个 数量全省最多 | ||
|
||
12月8日,江苏省民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等6部门联合公布2022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共200个。其中,南京市入选44个,数量全省最多。 地名是历史的重要载体,今年初,我省以古城、古镇、古村落三类地名为评定范围,开展全省首批省、市、县三级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工作。各地共评出市级地名文化遗产448个、县级地名文化遗产819个。根据逐级申报机制,各地共推荐申报了312个列入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地名参加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评定。经过专家评审、审议、社会公示等,此次公布的全省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共计200个,其中:古城地名50个、古镇地名79个、古村落地名71个。 在古城地名中,我市有南京、金陵、建业、建康、白下、建邺、石头城、江乘、湖熟、秣陵、江宁、丹阳、浦口、棠邑等14个古城地名上榜。“南京”,明初并设两京,而以南京为根本,乃全国实际统治中心。永乐北迁后,南京以留都而与北京并设中央机构。中华民国时的南京,再度成为全国首都。今日南京,则为市级行政区名。 在古镇地名中,我市有上新河、西善桥、龙潭、汤山、麒麟、东山、牧龙、禄口、乌江、瓜埠、固城、淳溪、长芦等13个古镇地名入选。比如“汤山”为江南古镇,著名的温泉之乡,其聚落呈不规则长方状,主街道为东西走向,依山傍水,向为南京东郊之游览胜地。古镇之名,得自汤山;汤山之名,源自汤泉。作为今日全国四大温泉疗养区之一的汤山温泉,南朝时即已名闻遐迩。刘宋江夏王刘义恭曾撰《汤泉铭》云:“秦都壮温谷,汉京丽汤泉。”其中的“汤泉”,即指汤山温泉。因温泉之盛,汤山山体及附近集镇遂皆因之命名。 在古村落地名中,我市有七家湾、花神庙、能仁里、大胜关、前杨柳村、山阴村、黄龙岘、杜桂、窦村、佘村、呈村、仙坛、骆山、周城、沧溪、漆桥、方巷等17个古村落地名进入榜单。像“能仁里”,区域内的能仁寺遗址、宋晟墓墓碑等历史文化古迹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据《南京地名大全》记载,能仁寺,位于雨花台西侧。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建报恩寺于南门外,即此处。五代称奉先寺。宋改能仁寺。明洪武间改建。现仅存大殿1座。虽然能仁寺已经不在,但“能仁”这个名字却一直沿用了下来。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