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网】我最满意的和我最在意的|养老“短板”破解之道
发布日期: 2022-03-10 10:52   来源:荔枝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养老话题历来是全国两会的聚焦热点。作为最早进入老龄化的省份之一,江苏一直以来将养老服务列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监测指标、民生实事推进项目,养老服务综合能力也有显著提升。

截至2021年底,江苏已有养老机构2300余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8万个。但是,面对江苏1800多万老年人口的多样化需求,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仍有发展水平不一、覆盖面不全的问题。面对这些短板,各地推出不少举措,一起来看看让老人们最满意的和最在意的都有哪些?

姜堰:老有颐养!因地施策盘活资源 破解区域养老短板 

三月的姜堰,春气萌动。在位于城乡接合部的中天养老社区,老人们正享受着明媚春光。

泰州姜堰罗塘街道中天社区中关二村居民(71岁)毛福园是土生土长的姜堰人,他最满意的就是自己赶上了当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波红利。

毛福园告诉记者:“社区这边的小公园很好,有跑步的、玩棋的、健身的,我们下午到老年中心可以打乒乓球、跳舞,应有尽有。我们的养老房有电梯,非常高兴。”

对于在这里生活的老人,看病也不是一个多大的难题。“因为我们社区有一个养老院,这当中有个护理院可以看病,还设有老年人窗口。”

中天社区曾是姜堰当地最大的农村和城市人口混合拆迁安置区,不仅地域偏远,老年人口也较为聚集。但经过多年的改造与扩建,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居住、生活、医疗、文化等配套齐全的综合型养老社区,可以满足老人多方面的需求。

陈家槐,今年80岁了,他最满意的就是政府给他提供的免费家庭适老化改造。智能报警器、各类安全扶手、橡胶坡道等助老设施足足有18项。

陈家槐告诉记者:“我家老朱(老伴)患有帕金森综合征,没办法行走,但现在整个屋子,从家门口开始,扶手都弄起来了。”

就连老人洗澡不便的问题,社区也考虑到了。他们按照助浴轮椅全、助力扶手和助浴椅凳全、失能老人助浴浴缸全等“六全”标准推进老年人助浴点的建设,如今已经实现了姜堰区域全覆盖。

对于居住在村子里的困难老人,还通过打造“集成卫浴”让有限的改造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泰州市姜堰区唐宁村居民(65岁)程兆康告诉记者:“以前那边有个小棚子,只有一人高,是旱厕。洗澡只能用桶,弄条毛巾蹲着洗,现在有淋浴房,不用桶,也不用蹲着洗澡了。”

泰州姜堰区民政局副局长蒋兆国说:“城乡接合部有不少拆迁安置区,我们立足高起点规划,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不仅解决当地老年人养老问题,也盘活了农村的土地自然资源等等,吸引了城市老年人来入住养老,让养老产业与事业共同发展。对于较为偏远的村庄,我们针对调研情况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健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今年江苏还将为3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继续加强普惠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县乡村衔接互通、功能互补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南通:老有所护!试点社保"第六险" 化解"老龄之痛"

而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来说,能得到长期专业的照护服务是他们心中所盼。但无论是住进护理院,还是请钟点工,经济压力都会增加不少。而居家护理,既不专业,家人的精力又十分有限。对此,南通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由个人、医保分别支付30元、财政支付40元,向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保障。

南通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照护保险管理科副科长狄红娟介绍:“入住护理院的,按照中度和重度的失能等级,每天享受40元和70元的照护保险待遇。入住养老机构的,按照中度和重度的失能等级,每天享受30元和50元的照护保险待遇。居家的参保人员,每天可以按照失能等级,中度和重度分别是8元和15元的居家补助。另外参保人员每月还可以享受3-4次的家庭照护服务,每年享受6000-8000元的辅具服务。”

截至2021年底,南通700多万参保人员,已有6万多符合条件的老人享受到该服务。此外,苏州、徐州、无锡、常州、扬州、泰州等市区也开始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非试点地区的南京在今年7月,推出“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为重度失能人员提供保障。

“十四五”期间,江苏还将面向老人家属免费提供专业照护技能培训,让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大大提升。

南京:老有所教!满足多样需求 老年大学夜间班受热捧

夜幕降临,南京市文化馆老年大学的教室亮起了灯。

随着老人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加,“文化养老”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为缓解老年大学“一座难求”,满足部分老年人对教学时间多样化的需求,南京文化馆老年大学自2021年开始开设夜间课程。

朱鸿玲今年61岁,她非常满意现在忙里有闲的老年生活。虽然早已退休,但她近40年的工作经验,对企业来说是宝贵的财富。

朱鸿玲说:“现在在返聘做餐饮人员培训,退休之后我觉得被返聘、被需要是一个很愉悦的事情。我的工作和老年班也有相交,因为培训内容讲究一些礼仪,现在上的课对我在人员培训中也起了很大作用。”

看到课堂上气质满满、精神抖擞的朱鸿玲,谁也不会想到她在去年刚做了两次大手术。朱鸿玲说:“我觉得生病应该交给医院、交给医生。上课能愉悦身心,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我带来正能量。”

南京市文化馆社会培训部主任周瑶介绍:“我们的课程覆盖所有的艺术培训类。我们老年大学致力于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更要老有所为。包括今年已经做了三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有演出、展览、艺术进校园、艺术公益行,也激发了学员的热情。”

为了保障夜间上课期间老年人的安全,南京文化馆老年大学还为老年人购买了多种保险。截至2021年底,江苏每个设区市建有3所、80%的县(市)建有1所老年大学。

为了让更多老人“老有所教”,江苏目标到2025年,实现县级行政区域老年大学全覆盖。随着江苏养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们可以有更多期待!

南京市文化馆社会培训部主任周瑶希望:“老年大学可以深入基层,办到街道、办到社区,让我们的老年人就近可以入学,缓解一座难求的现象。”

宿迁市民戴尔忠说:“我现在最满意的就是,在家能享受到很多暖心服务,助老员每个月最少来两次,但是年龄越来越大,将来不能动了怎么办?能不能给老年人也买一份失能保险?”

宿迁泗洪幸福园养老护理院住养老人汪克英说:“养老护理员很辛苦,一个人要照顾很多老人,希望国家能培养更多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既能给我们老人提供更用心的服务,也能让他们拥有更多享受生活的时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