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昆山“三治融合”织密一张疫情防控网 | ||
|
||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昆山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三治融合”经验运用到疫情防控的新“战场”,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织密一张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网。 在“三治融合”引领之下,一批批社区工作人员不舍昼夜,守牢基层疫情防控最前线;一批批党员干部下沉基层,纷纷变身“门岗员”“引导员”“分拣员”“快递员”,将党旗插到服务群众最前沿;一批批志愿者无私奉献,从少年、青年到老年,从白天到黑夜,坚守在社区防疫、卡口执勤等各类服务岗位,舍弃小家守护万家。 自治为基,联防联控激发基层内动力 “做志愿者,要靠抢的!”近日,昆山开发区乐华社区居民刘禹彤在“群报数”小程序上第7次报数后,终于当上小区核酸采样“白墩墩”。为做到“公平起见”,乐华社区还探索应用一款“群报数”小程序,供居民结合自身专长扫码报名,再由各小区网格长从中选出符合条件的人员。目前,仅筛选出的志愿者就有500多人。 疫情防控是一场全民战役,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的特点。昆山依托村(社区)“大党委”,整合社会组织、共驻共建单位、居民志愿者等资源,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村(居)委会为主导、村(居)民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村(社区)疫情防控体系,探索“党建网格+治理网格+服务网格”三网融合模式,激活基层疫情防控的微细胞。 与此同时,昆山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内“微自治”力量,依托“村落管家”“楼道长”“二房东团队”等微自治力量,组建“村(社区)便民服务群”“楼道长群”“业主代表群”等网格工作群,激发村(居)民“主人翁”认同感,真正把抗疫“战”线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自下而上形成抗疫统一战线,细化抗疫维度。 乡音浓浓,乡情切切,乡贤是一支扎根故土的“生力军”。冯晓峰是一名企业家,也是张浦镇林庄村乡贤议事会成员。疫情伊始,他便参与一线抗疫,从管理好自己的企业,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到督促员工全力配合村(社区)管控工作,再到筹集慰问物资送往防疫一线,处处发挥着乡贤典范作用,在疫情防控最一线以别样方式诠释着“桑梓情深”。 与上海毗邻的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还创新制定《关于促进“星期天先锋”参与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建立“1+1+1+N”自治模式,由1名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基层党员干部)联系1名积极性高的“星期天先锋”,结对1名日常往返沪昆的工作人员,带动N名居民群众,以“点”控面、分“点”包干,进行防疫宣传、风险点摸排,以网格化防控体系,筑牢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法治为本,排忧解纷助力科学有序防控 企业能否拒聘感染过新冠肺炎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突然被隔离,工资如何计算?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企业是否可以停工停薪?日前,一场题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定劳动关系,助力安全生产政策解读”的线上直播培训举行,江苏乐士律师事务所律师季君和同事们围绕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生产经营和劳动者入职等问题,进行场景列举及问题延伸详解,累计吸引2万余人次观看。 疫情之下,经济社会正常秩序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积极发动党员干部职工下沉村(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同时,昆山市司法局聚焦涉“疫”热点,精准建立疫情防控法治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和项目清单,在疫情联防联控中,让企业群众诉求更顺畅、党组织介入更精准、政策传达更及时、问题解决更有效。 昆山市司法局积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抓住企业生产和居民工作的“空窗期”,结合实际案例,大力宣讲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群众应遵守的法定义务。昆山市司法局副局长徐超表示,努力引导群众理性分析并正确对待各类涉疫信息,消除恐慌情绪,助力科学防疫的同时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用法治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针对疫情期间企业违约行为上升问题,昆山市司法局向昆山全市律师事务所发出“强化责任担当”倡议,组织成立公益法律服务团,建立线上公益普法咨询群,并在网上平台开展“高效解读惠企补贴政策”系列讲座,为企业群众答疑解惑。 针对群众热点问题和矛盾纠纷,昆山市司法局抓住群众宅家抗疫的契机,强化线上法治课程供给,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线上短视频平台发布各类涉疫普法短视频,累计播放量逾10万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优质法律服务,确保疫情期间法律服务“不打烊”。 德治为先,凝聚疫情防控最大合力 听到“点位长”这个名词时,昆山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昆山市委法治办副主任李卫星感到新鲜又陌生。自3月31日开始,收到紧急通知的李卫星二话没说,进驻周市邻里中心紧急筹建的隔离点担任“点位长”,在应战中学习、在摸索中领悟,组建“一心抑疫”行动支部,以最快速度带动隔离点有序高效运转。 “虽然从未有过隔离点支援的经历,但我深知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紧张,人手少、任务重,不容犹豫。”李卫星说,身为一名党员,又是司法行政系统干部,必须拿出“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的心态,勇毅笃行、不辱使命。 人心齐,泰山移。疫情发生以来,昆山多维度宣传正向的抗疫先进典型,努力以风清气正的舆论导向,倡导互助、信任、关怀等社会公德,培育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凝聚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力量,努力推动形成从城市到乡村、从干部到群众守望相助、万众一心的抗疫局面,最大程度凝聚全民抗疫的合力。 昆山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发布《市级机关领导干部全面下沉一线定人定岗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各级机关领导干部积极响应号召,迅速集结、紧急驰援,在基层一线践行初心使命、书写责任担当。3月10日以来,昆山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累计下沉服务4万余人次。 昆山社会组织也纷纷行动起来。自4月以来,在昆山乐仁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李冉带领下,所有社工紧急行动,与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等社工团队等开展合作,为癌症患者送药,为困境儿童代购奶粉等必需品,在特殊物资运送线展开“接力跑”,源源不断输送爱与希望。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